|
奥运站 > 正文
本报北京电(特派记者/李文龙)在位于石景山的老山自行车馆内,北京残奥会的男子争先赛(B&VI级别)的场地自行车赛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为场上运动员热情加油的观众却看到了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以两人一组出发的争先赛赛场上,互为对手的两名运动员在前两圈谁都不愿跑在前面,都骑得慢慢悠悠,直到最后一圈才开始发力。观众在大喊加油,选手却在礼让,一些观众很纳闷:“难道他们在比谁更慢?”
记者在现场采访了英国残疾人自行车队主教练克里斯,克里斯告诉记者,其实自行车争先赛中一开始的落后,都是参赛选手采用的战术,是在为后程冲刺储备能量。而最后一圈选手们会瞬间爆发,以每小时近90公里的速度冲刺。这对于身有残疾、耐力持久程度不如健全人的运动员而言更加重要。
克里斯说,这是自行车争先赛里独特的现象。选手除了比拼速度竞技外,战术和心理的较量非常关键。运动员要骑上三圈的距离,很难一股力量爆发并坚持到底。骑在前面的运动员要顶着风速,消耗更多的能量,而且要随时密切“监视”后面对手的动向,分散精力。两相对比,“争后恐先”战术自然成了车手们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