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晨报记者 陈志强(北京9月12日电)
许海峰为中国实现了夏季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但实际上1984年残奥会比奥运会要早一个月举行,平亚丽已经在那个特殊的赛场上实现了历史突破。
这是平亚丽的第二家盲人按摩店,门脸不大,厅的墙上挂着的1984年残奥会金牌和她举着金牌的照片。穿过一条走廊,里边就是按摩室。
现在想起最困难的时候,平亚丽还是充满了感慨,“我开第一家店的时候,那时真的是山穷水尽、没吃没喝,残疾女人,要为儿子奔忙凑学费。”所以她才会感觉“人生就是一场永不落幕的奥运会,妈妈怀着我的时候感染了风疹病毒,命里注定我出生后就是残疾人”,8岁那年母亲患癌症离她而去。上盲校的时候,无人依靠的亚丽成了整天在操场上疯玩的女孩,看着淘气的亚丽,盲校的老师突然有了一个让她练短跑的年头。“于是我走上了残疾人体育的道路”。
现在平亚丽跟残疾人运动员交流的时候会问,“你退役之后打算怎么办?”经过这些年的打拼,平亚丽终于明白,残疾人运动员同样面临角色转换的问题。“我看不见,我有力气啊,我还学过推拿按摩呢。”起步的艰难她已经不愿多讲,如今她已经有了三家按摩院,残奥闭幕式后还将再开两家,其中一家是在相当繁华的石景山万达广场,“我儿子也是盲人,我现在安置了20多个残疾人,活得虽然累,但很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