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昨天,北京残奥会迎来中国的中秋佳节。在举国欢庆这一传统节日时,国际化色彩浓重的残奥村中,各国运动员们和他们的亲属都感受到了中国节日的欢乐。在欢度了一个中秋佳节的同时,外国朋友也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中国文化课。
“大家都来请‘兔爷’”
残奥村里的网吧内,工作人员向记者介绍说,为了让各国运动员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特殊魅力,他们特意在中秋节举办了一系列活动,比如请大家品尝月饼。这个活动特别受欢迎,很快100块月饼就派发完了。由于残奥会期间对运动员的饮食要求格外严格,工作人员在举办活动前详细了解了原料,以避免发生兴奋剂问题。
“我们还从国子监‘请’来了兔爷,奖励给那些中文诗念得好的人,”工作人员说,特别强调要用“请”来形容兔爷搬进残奥村的过程。原来,网吧里悬挂了一首诗《望月怀远》,只要大家按照老师的指导,把这首月夜思亲的唐诗比较准确地用中文念一遍,就能“请”走兔爷。“很多人都念得很不错,所以‘兔爷’也很快被请走啦。”
“我要提着灯笼回西班牙”
中秋节在西方世界又被译为“灯笼节(Lantern’sDay)”,自然跟灯笼的关系相当密切。残奥村的网吧里充满浓厚的节日味道:一盏盏小巧的红色宫灯、所有显示屏上中秋为主题的桌面,还有北京传统手工艺兔爷。许多运动员、教练员和他们的家属簇拥在一个小桌子前,开心地等待着。原来,这是联想在中秋节举办的活动之一———赠送中国红灯笼。
运动员家属乔德·纳乌阿罗兴奋地向记者展示写着他名字的灯笼。他是西班牙S9级男子400米自由泳残奥会冠军赫苏斯·科利亚的亲戚,今天进村来参观。“原来今天是中国的中秋节,所以他们送灯笼啊。灯笼真的非常漂亮。不过看来不能折叠,那我就一路提着回西班牙。”科利亚也不例外,手里举着灯笼很高兴:“我特别喜欢,回去以后把它挂在家里面”。中国的月饼还让他想起了家乡的甜食杏仁糖糕。“月饼形状不同,但一样好吃,”他说。
在男子T44级100米决赛中夺得银牌的美国选手杰里米·辛格尔顿一直专注于比赛,虽然吃到了月饼,但并不知道是为了庆祝中秋节。“哦,不知道是中国的中秋节啊。我一直忙着比赛。不过既然晚上有PARTY,那我可能要去看一看。”辛格尔顿说。每天晚上残奥村都在升旗广场有文化活动,中秋节这天更加丰富,将举办晚会庆祝。
特派记者李文龙本报北京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