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她是不是北京残奥会上学历最高的网球运动员?这个无法考证,但她极有可能是当今生物医学界水平最高的轮椅网球运动员。昨天,在北京残奥会轮椅网球女双决赛中,荷兰姑娘科丽·霍曼和搭档莎伦·瓦尔拉芬以2比1战胜同胞埃丝特·费海尔和伊斯克·格里菲翁,取得本届残奥会轮椅网球女双金牌。霍曼这位前天夺银(女子单打)后又摘得双打金牌的22岁姑娘,职业居然是一位生物医学专家。
在前天进行的北京残奥会的女子单打比赛中,世界排名第二的荷兰选手科丽·霍曼和自己的同胞、世界头号选手埃丝特·费海尔进行了决赛的较量。在最后的“抢七”中,霍曼错失了几个“赛点”,以至于在6比6平分后,被费海尔击败。“我很伤心,我离冠军只有一步之遥时,却与它失之交臂。”22岁的霍曼说。在昨天的女双金牌战中,霍曼和费海尔这对“冤家”再次相遇。费海尔和格里菲翁这对组合,自一开始打球39场比赛才战败过一次。这场精彩绝伦的比赛同样打满了三局,双方在“抢七”中,相互牵制,曾一度出现5次40比40的平分,在错失了第9局的两个赛点后,霍曼和瓦尔拉芬在第10局的第二个赛点,也就是在5个40比40平分后,利用对手的失误,摘得女双金牌,打破费海尔352场比赛不败的神话。
在赛后接受采访时,霍曼告诉记者,身份为生物医学专家的她是请假才得以来参加本届残奥会的,因为“轮椅网球只是自己的副业”。霍曼8岁时遭遇了一次严重的医疗事故,致使她双腿残疾。从最初在双腿残疾后康复治疗的第三年,开始学习打轮椅网球至今,她拿到了数不清的冠军荣誉。对于她的这么多辉煌成绩的获得,谦虚的费海尔说要感谢教练、营养师、整个球队和她所有的对手们。
费海尔喜欢轮椅网球,喜欢训练时的感觉,但这并不是她生活的全部,因为她还有自己的基金会、诊所和网站等等一大堆事务需要兼顾。此外,她每年还要进行多场公开的励志演讲,“我的诊所主要是帮助残疾人朋友,每周我要过去两次,就像获得冠军一样,帮助残疾人使我得到更多快乐。”
特派记者李文龙本报北京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