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对手为中国箭手擦拭泪水(2)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9月16日02:41   南方日报
对手为中国箭手擦拭泪水(2)

的萧彦红脸上带着胜利者的微笑,却也带着少有的疲惫与柔情,“我想睡个好觉,昨天梦到我丈夫了,梦里他叫我快点回家。”

  今年30岁的萧彦红是土生土长的深圳人,家住龙岗街道南约社区。在她24岁的那年,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令她下身瘫痪,从此与轮椅为伴。刚出车祸时,萧彦红曾经想到过结束自己的生命。在她最绝望的时候,孩子的呼唤和丈夫的深爱拉住了她。

  一个机遇改变了轮椅上的萧彦红的一生。2006年,深圳市残联组建残疾人射箭队,为省残运会、全国残运会和2008年残奥会输送人才。最开始,萧彦红是抱着玩一玩的心情的。没想到,这一玩就玩出了名堂。训练确实很艰苦,为了练习臂力,每天一组组地举哑铃、拉臂力器,总是练到不能再练了,还要再加一组。烈日下,起箭、开弓、瞄准、射箭,这样重复的动作一天要做上千次。胳膊让弓弦打肿了,全是淤血;脸也被弓弦弹破了,刺骨地疼;身上还有多处的拉伤扭伤……就在团体赛前一天进行的单人比赛上,萧彦红在拉弓时不慎将弓弦弹在了没有采取保护措施的手臂上,如利刀般急劲的弓弦将手臂刮出了一道长达10厘米的血痕……

  一切都成了痛并快乐着的回忆。萧彦红的老公评价说,她是一个做什么事都很执着的人,一旦决定做一件事,从来都不会半途而废,车祸前的工作是这样的,现在在射箭的训练中也是如此。受伤后的一年时间里,萧彦红用惊人的毅力恢复了自理能力,不仅如此,她还能开始照顾孩子了,“她是完全用不着我操心的!”丈夫感慨地说。

  夺得了冠军,萧彦红特别感谢家人对她的支持,也感谢残联以及国家队那么多热心人给她的帮助。萧彦红的手机铃声是一段清脆的童声,那是她的女儿偷偷录的自创歌谣:“不怕风,不怕雨,勇敢向前进……”

  符洪芝:

  “爬”向2008的残奥冠军

  符洪芝于1984年出生于遂溪县城月镇坡头桥村的贫苦农家,上有姐姐,下有弟妹,家境清贫。刚满周岁时,小洪芝一次发高烧服药,过了不久,变得不能站立,后来确诊为小儿麻痹后遗症。

  说起洪芝,她的父母心情非常沉重,他们告诉记者,从小洪芝就非常独立。7岁时,小洪芝坚持着左手拄凳子,右手撑右腿,每天爬行最少4次前往离家300多米远的村校读书。后来因残疾无法上初中,只好呆在家里一边自学文化课,一边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农活。未到就业年龄,符洪芝便要求父母给她找份合适的工作帮补家计,后来到了一家工厂做手工。符洪芝十分珍惜这一来之不易的就业机会。她进厂后虚心、守纪、勤学,很快便熟练了工种,成为厂里的骨干、生产能手。

  2004年3月,一次由省市专家共同举行的残疾运动员招收改变了符洪芝的一生。由于上身健全、挺直、强壮,双臂拉力很强,符洪芝幸运地被选拔参加省残疾人射箭队训练。回顾几年来的体育运动,符洪芝说,她人生的最大机遇和最大考验都是射箭。开始训练时洪芝经常双臂红肿,抬不起来,疼痛难忍。也曾经想过放弃,但父母却鼓励她说,困难再大也比童年时爬行好得多,总有一天会苦尽甘来的。

  对,符洪芝终于“苦尽甘来”,沉甸甸的金牌就是对她奋斗足迹的最高褒奖。父亲说,这是我们一家人无限的安慰、无比的荣幸。金牌已然在手,而奋斗永不停步。昨天,这位憨厚的粤西姑娘说,“我还不清楚下届残奥会的情况,但我回去之后会继续训练,努力取得好成绩。”徐林李文龙肖培坚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