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残疾人体育步入迅速发展期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9月17日09:28   中国体育报

  今天,为期12天的北京残奥会将落下帷幕。来自147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名残疾人运动员在“超越、融合、共享”的主题下,展示自强不息、顽强拼搏、热爱生活、超越自我的精神风貌,尽情享受残奥运动带来的激情与梦想。

  截至9月16日,中国残疾人体育代表团已经取得87枚金牌、68枚银牌、52枚铜牌,奖牌总数207枚的骄人战绩。这个成绩是近年来中国残疾人体育迅速发展的体现与实证。

  残疾人体育是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

  残疾人体育是我国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体育总局历来重视、关心、支持残疾人体育工作。国家体育总局积极参与研究和制定残疾人体育工作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促进残疾人体育规范化、制度化。与中残联共同研究,提出部署措施。2007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残疾人体育工作的意见》,全面规划和部署了今后一段时期内残疾人体育工作。2008年3月28日,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意见》,对我国残疾人体育可持续发展提出了要求。

  国家体育总局还指导各级体育部门开展适合残疾人的群众性体育活动,号召和鼓励广大残疾人通过参加体育活动,达到增强体质、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健身康复的目的。

  国家体育总局还支持建设公共体育设施,为残疾人参加体育锻炼提供便利和优惠。国家体育总局“全民健身助残工程”自2003年开展以来,每年向特教学校、福利院、社区、残疾人福利企业和残疾人活动中心等基层单位,捐助建设残疾人体育活动设施,配置残疾人体育活动器材,为残疾人参加体育活动提供便利,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和实用效果。

  与此同时,总局积极配合中残联举办和参加国内外各项残疾人体育比赛,参与备战2008年残奥会的各项筹备组织工作。有条件的各级体育部门也为备战各类比赛的残疾人运动队在训练场地、设备和教练指导等方面提供方便。

  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开展

  对广大残疾人而言,体育是康复保健、增强体质、愉悦身心、磨炼意志品质的重要途径,也是他们走向社会、参与社会,建立自强、自立的生活态度,获得自尊和自信的有效手段。

  残疾人群众性体育活动,是以活动为载体,为残疾人参与康复健身锻炼、提高生活质量的平台。近年来,我国群众性体育活动广泛普及。举办了各级残疾人体育业务培训班近1000个,50000余人次接受了培训。参加地、市、县级举办的残疾人运动会和选拔赛的业余运动员累计已达到150余万人次。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占到残疾人总数的10%。

  北京残奥会后,仍将大力推行“自强健身与残奥同行”计划,积极开发、推广适合各类残疾人不同特点和需要的健身康复体育活动项目,并开发社会资源,充分利用社区体育设施发动、引导、组织各类残疾人参加残健融合、康复健身的体育活动。根据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残疾人体育运动发展不平衡的现状,在全国范围分层次、因地制宜地发挥地方主观能动性,推进体育健身活动的开展。

  要深刻认识

  残疾人体育的重要意义

  残疾人体育是残疾人事业和体育事业的组成部分。参加体育活动是残疾人的重要权利,残疾人体育既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我国体育事业成就,又可以从更广泛的角度展现国民素质;既可以从一个侧面反映残疾人事业发展成就,又可以从更深层的领域体现社会的文明进步程度。

  实践证明,体育手段对残疾人的康复起着积极作用,可以最大限度地补偿因残疾带给他们的能力缺失,使他们融入社会,增强生活的信心和勇气,逐步走上身心健康发展的道路。

  同时,成功举办北京残奥会,使全社会对“人文、人道、人权”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力地促进了我国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对推动残疾人的康复、就业、就学等各项保障及残疾人文化事业将产生深远影响。并在全社会树立起尊重、关心、帮助残疾人的意识,充分体现国家的文明进步,进一步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