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用舞蹈为生命喝彩——— 记参加残奥会开闭幕式演出的16名山东聋人姑娘
![]() |
昨晚,北京残奥会落下帷幕。圣火熄灭环节中,一位聋人小姑娘用手语与圣火对话时,6组聋人舞蹈演员配合她的动作跳起《千手观音》舞蹈,金色的衣装、舞动的手臂,仿佛不灭的圣火猎猎跳动,其中就有咱们济南姑娘。在本届残奥会开闭幕式表演中,我市有16名聋人姑娘参演,她们都是“我的兄弟姐妹”艺术团的成员。昨天晚上,记者第一时间联系上还在北京残奥会闭幕式现场的“我的兄弟姐妹”艺术团团长吴哲。
演出,手语舞蹈感动世界
“姑娘们表现得非常好,动作整齐,充满感染力,现场观众们反响非常热烈!”吴哲告诉记者,当晚的新版《千手观音》呈放射状从六个角度向场内观众展示,更有立体感和震撼力。“我们还听说一个好消息,有好几位山东姑娘被中国残疾人艺术团相中了!”吴哲显得非常兴奋。
姑娘们在北京,吃、住、排练都是封闭环境,一呆就是3个月。因为残奥会开闭幕式的保密需要,她们的家人只知道是要参加表演,具体演什么节目,连吴哲都是今天在现场看到才知道。不过从北京传来消息,姑娘们付出很多,表现很好,受到好评。
让聋人随着音乐跳舞,编导的意图要通过手语老师转达。济南市残联的丁颖和山东省特教中心的王磊是残奥会组委会在山东选拔的两位手语老师,她们也付出良多。
训练,追求不完美中的完美
聋人舞蹈与普通舞蹈专业要求是相同的,但普通人做3遍就会的动作,姑娘们却往往要做上10遍、30遍才能领悟,因此教师要有耐心、技术、爱心,姑娘们更是刻苦,用艺术诠释了自立自强精神。由于很多人是业余演员,周末加班排练六七个小时是常事,他们看在眼里,说不出的心疼。
节奏是音乐的灵魂,可是聋人姑娘听不见,怎么办?老师从拍打桌子、地板、摸脉搏做起,甚至领着她们坐火车,通过机器的转动,从内心感受节奏。姑娘们面临的第二个难关是气息。舞蹈讲究一气呵成,而且哭泣、激动、难过等各种情绪的表现方式都不同,姑娘们就去各种地方,通过眼睛感受不同人的情绪,为此她们甚至去过太平间。她们还时常到大自然中,看荷花亭亭玉立,看游鱼灵动活泼,通过老师反复示范,把形象带入自己的舞蹈。 (本报记者 刘晓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