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四个开闭幕式创造全新“艺术语言”——— 专访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北京残奥会闭幕式前,开闭幕式总导演张艺谋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张艺谋回忆自己执导的北京奥运会、残奥会的开闭幕式时,在感恩的同时,也骄傲地表示,这四个开闭幕式在奥林匹克历史上创造了新的“艺术语言”。
新华社记者(以下简称“记”):北京2008年残奥会闭幕式的主题是什么?在直抒胸臆方面,与前三个开闭幕式有何不同?
张艺谋(以下简称“张”):北京2008年残奥会闭幕式是“面向未来”这个主题的载体。主创团队一年前就定下了展现宇宙生命的开幕式的主题,而闭幕式面向未来的主题与之一气呵成,对残疾人运动员更有意义。奥运会的开幕式以29个大脚印开始,并且以画轴贯穿仪式全过程,而残奥会闭幕式则是以“一封信”作为展开主题。无论是画轴还是信,在以往的大型活动中,这种关注人类、关注文化内涵的理念并不多见,脱离了原有的大型晚会的套路。
记:作为观众,开幕式的最大谜面是如何点燃火炬,闭幕式的一大亮点就是熄灭火炬这一环节。残奥会闭幕式熄灭火炬这个环节的创意是什么?
张:历届奥运会、残奥会的火炬熄灭环节都很难进行延展性表演,我们把北京残奥会的圣火熄灭作为“奥运时间”的一个真正的结束。在我的有生之年,我可能无法再看到北京再次举办奥运会了,此情此景不再重现,所以我们对这一环节格外下工夫。北京残奥会的火炬是缓缓熄灭的,配合儿童与圣火交流的手语,历时达到50秒,此外,大家所熟悉的“千手观音”的表演经过创新后,也作为圣火熄灭的延续性节目,从视觉上极大满足观众的需求。
记:您在开闭幕式上最难忘和感动的是什么?
张:一共有4万多名演职人员参加了奥运会和残奥会四个开闭幕式的演出,他们都是无名英雄,演职人员的忘我努力让我非常感动。尤其是那些来自部队基层的文艺工作者们,他们是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的中流砥柱,他们的勤奋是我在拍电影经历中从未遇到的。他们参加奥运会和残奥会开闭幕式都不是为了出名,而是为参与中国和世界这一伟大的盛典而自豪。有不少替补演员,因为各种原因,到最后都没获得站在舞台上的机会,他们是真正的无名英雄。 (据新华社北京9月17日奥运专电 记者 汪涌 刘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