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拿什么拯救你,中国奶业?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9月19日04:06   西安新闻网-西安日报
拿什么拯救你,中国奶业?

  

  □张成才

  9月16日晚,央视新闻联播,质检总局通报全国婴幼儿奶粉三聚氰胺含量抽检结果,伊利、蒙牛、圣元、雅士利等22个厂家69批次产品中检出三聚氰胺,并被要求立即下架。就在这之后,网络之上人们奔走相告,相互问询,你的孩子吃的是什么奶粉?继而,共同发出一个担忧的声音:我们的孩子还能吃什么?还敢吃什么?

  从三鹿陷落三聚氰胺开始,中国奶粉行业就集体堕入了一个深渊,虽然有87个品牌奶粉被检“无恙”,但当我们熟知的三鹿、伊利、蒙牛、圣元、雅士利等等知名品牌集体陷落,已经足够让我们触目惊心,已经足够让我们对国产奶粉失去信心。

  曾有媒体说,三鹿问题奶粉不过是“行业潜规则”;曾有业内人士说,添加三聚氰胺制造蛋白的方式“很常用”;更有那据称是三鹿员工的竟然语出惊人:“这是全行业的一个‘脓包’,这次很不幸,被我们三鹿给挤破了。”而22家企业的集体陷落,是否对这些混乱杂芜的“说法”抑或是“妄测”给予了烙铁烫肤般疼痛的印证?而这种疼痛是我们一个国家为人父母者能够忍受的吗?这种疼痛,必将激发整个国家国民心理上的自觉防卫,“结石娃娃”的现实和22家企业的无良产品已经形成了多米诺骨牌的塌倒,中国国产奶粉必将在消费者的信任观中无一幸存。而这种心理防卫的辐射和发散,也必将影响到涉奶行业的其他领域,比如伊利雪糕在香港被检出三聚氰胺的新闻已在网络上使人们对雪糕的安全产生了质疑,也比如三鹿奶源污染使人们对液态奶的安全同样产生了怀疑——整个中国奶业遭遇了最严重的信任危机!

  那么拿什么拯救你,中国奶业?让人欣慰的是,中央政府对此已有了高度的重视,相关部门也雷厉风行投入工作。然而,反思不能缺失——立法规范整个奶业的生产安全是必须的,加强检测监管力度是必须的,加重事故责任以及连带责任惩罚的力度也是必须的。而最主要的却是当下最积极的应对——以最透明的信息公开谋求公众对事件的了解,任何遮盖隐瞒封锁都必定会加剧公众对事态的无端恶性联想,而这种联想积累所余,将是对整个行业乃至行政作为的妄意揣测,臆想越多公众心态越发不稳定,而堕入一个对国产奶业的自觉抵制心理,无利消费者信心的重建,更无利实现国产奶业的救赎与自我救赎。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观念早就被摒弃,那么我们不能不多思虑,不能不多忧心,尤其数十天前康师傅矿物质水事件犹在眼前,标准与行业规范尚未结论,矿泉水致癌物“溴酸盐”问题也尚未有终,我们不能不多画几个问号,我们不能不警惕——当三聚氰胺在中国奶粉业成为“行业潜规则”已被佐证,那么还有多少“行业潜规则”在其他食品行业默默地“潜规则”着?当需深思!当需深挖!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