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17日晚上,北京残奥会圆满落幕,正在三亚考察2008年环岛公路赛线路的王相周也松了口气。
王相周是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公路自行车赛技术运行经理。尽管为了筹备第三届环岛赛,他没有参加完残奥会就提前回岛,但奥运线路设计和技术保障有他的一份功劳。
2004年,王相周从北京体育大学研究生毕业后,怀着对椰风海韵的向往,从安徽来到海南,成为省文体厅竞技体育处的一名工作人员。
2006年下半年,热爱自行车运动的他到北京参加国家级裁判考试,无意间得知北京奥组委体育部正在全国招聘管理人员,他觉得这是体育人难得的参与机会,便决心一试。2007年初,王相周又一次来到北京,参加了专业问题、奥运知识、管理技术以及英语的四门考试。待一考完,王相周就觉得有戏,省文体厅从支持奥运、培养我省竞赛干部的角度出发,对他参与奥运工作予以大力支持。同年7月,王相周先到奥组委工作了1个多月,8月底又回到海南参加筹备第二届环岛赛,随后再度进京。
王相周说,在北京的一年时间里,最难过是冬天那段日子。每天清晨6时刚过就起床了,那时北方的天还没有亮,冻得人直哆嗦。从他所住的北京体育大学出来,先步行15分钟,再坐城铁13号线,换地铁2号线,再换快速公交,最后还得步行10分钟到上班地点,用时近2个小时,每天往返4个小时。真是两头见星星,而中午只有半个小时的吃饭时间,常常一天工作近12小时。
作为技术运行经理,王相周的工作职责是,在竞赛主任的领导下,带领比赛场地主管、训练场地主管、体育器材主管、体育信息主管、车辆主管等做好竞赛方面筹备和赛事组织的各项事宜,保障竞赛组织工作的有序进行。从岗位职责来说,他是竞赛团队的二号人物。
据了解,为了应付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比赛安全,王相周带领公路自行车场馆运行团队设计了好几百个应急方案,其中竞赛方面就有近40个。比赛结束后,媒体、裁判、参赛队等对公路赛事的组织赞誉有加。国际自盟特向奥组委发来贺电,对赛事组织运行给予高度评价。
中国自协副主席、奥运会公路自行车竞赛部副主任田俊荣打来电话向王相周表示祝贺:“相周,这里面也有你一份功劳。”
本报记者 文刚
(本报海口9月21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