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 |
■ 本报记者 王宫
内地一提到香港,常用的一个形容词是“弹丸之地”,但这里却有着中国历史最久的职业足球联赛——创始于1908年的港甲联赛。借香雪上清饮队(即深圳二队)参加港甲之机,记者得以走进旺角大球场做一观摩。
虽名为“大球场”,但旺角球场的规模之小、设备之简令人吃惊,球场只能容纳6000人,记分牌是手写的,周围看台是像练习场一样搭起来的横条椅,除主席台之外,完全无遮挡。香雪对四海队的比赛午后2点开球,太阳正毒,香港球迷(据目测80%为老人)早就习惯了,每人携带一柄遮阳伞,手里拎点零食,买张20港币的特价票可以连看两场球,看到日落西山悠然返家,倒也惬意。
港甲球员水平不高,也并非全部职业,但草皮条件、赛事组织一流,毕竟有100年的传统在。比赛当日,一位外籍男士拿摄像机在录像,工作人员得知他既非转播机构也非赞助商后,坚决令其关闭;当日比赛结束,出口处明明白白地写着:“入场人数787,购票人数504,门券收入港币18520元整”,球市是够惨淡的,但人家也够诚实精确。
清一色年轻球员的香雪上清饮队当天0比4被四海队横扫,对手根底深厚,何况还有6名外援。门将施宁一直觉得对方运气太好:“为什么他们能老吃饺子,咱就吃不上一顿呢?”在纷乱的旺角街区,上清饮的小伙们从球场一边走一边讨论到酒店,失望归失望,但言语中仍然带着兴奋,与鲜有比赛的其他内地青年队相比,能加盟港甲的他们已经是幸运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