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大捷之后再看“专业”与“职业”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9月24日10:15   南海网-海南日报
大捷之后再看“专业”与“职业”

  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中国代表团捷报频传,奥运会占据金牌榜首位,残奥会则金牌榜和奖牌榜双双登顶。中国竞技体育成绩大丰收,与长久以来适合中国国情的体育发展模式密不可分。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竞技体育的举国体制呈现“双轨制”特征。那么“双轨制”中的“专业”与“职业”都具有哪些优势?它们又面临什么样的问题与挑战呢?

  成绩飞跃得益于举国体制

  从新中国成立时体育百废待兴,到北京奥运会和残奥会高居金牌榜首位,中国的竞技体育在半个多世纪时间内,从基础差、底子薄到跃升至世界“第一集团”,举国体制发挥了重要作用。

  举国体制是中国集中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最大限度地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配置全国的竞技体育资源,形成业余体校、体育运动学校、优秀运动队为基础的三级训练网,培养“专业运动员”。

  在举国体制下,中国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竞技体育成绩的巨大飞跃,优秀的体育成绩又极大增强国人信心。北京体育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熊晓正说,举国体制几十年的发展是历史的选择。它为中国队在北京奥运会的成功提供了强大的制度保证,即使在市场经济下,依然有许多可以借鉴和利用的因素。

  中国获得北京奥运会蹦床比赛冠军,就是举国体制优势的最佳体现。蹦床项目2000年进入奥运会,那时中国还没有蹦床运动员,但这个项目在欧美已经非常普及了。原国家体委在全国展开大集训,从有相似性的项目选择转型过来的运动员进行培养。后来国家成立集训中心,仅仅用了10年左右时间就培养出何雯娜这样的奥运冠军。国家蹦床队教练胡星刚说,这个“奇迹”是举国体制训练的结果。

  举国体制取得的成效,引起了世界其他国家的注意和效仿。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说,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都有类似集中资源发展某些项目、培养某些运动员的举措。

  “短板效应”以及其他

  在创造辉煌的同时,举国体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面临着挑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

  北京奥运会上,中国的传统优势项目继续保持优势,举重、体操、跳水、乒乓球、羽毛球、射击、女子柔道等共获得金牌39枚,占中国代表团金牌总数的80%。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在奥运会后总结时表示,田径、游泳、自行车这样的奥运会大项,中国亮点不多,与世界强队间差距巨大。

  熊晓正说,这就是所谓的“短板效应”。大量资源集中发展优势项目后,弱势项目成为中国的奥运会奖牌数继续攀升的“瓶颈”。优势项目的金牌潜力几乎被挖掘殆尽,即使再优也没办法扩大中国奖牌的“容量”。

  他说,以国家队为龙头的“一条龙”式训练体系,成材率较低,很多基层人才培养粗放,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造成资源浪费。优势项目上,人才浪费;而弱势项目,又资源不足。

  近年来“海外军团”崛起,乒乓球、跳水等比赛中常常能见到原来中国队优秀运动员或教练员的身影。“海外军团”为全世界推动各自项目均衡发展起了积极作用,同时也折射出人才资源无法充分利用的问题。

  而当刘翔在奥运会上因伤退赛后,中国在这个项目上基本失去竞争力,而刘翔身后,更还未发现能与他水平相当的未来之星。反映了弱势项目人才厚度不足。

  针对这些问题,刘鹏说,奥运会之后,社会影响大、受群众喜爱程度高的集体球类项目,田径等奥运会的金牌大户,都将是中国竞技体育今后的发展方向。

  熊晓正谈到的另外一个问题是,由于人才培养方向单一,运动员退役后就业难的问题十分突出。虽然有少数最优秀的运动员得以进入大学读书,但退役就面临就业困难的运动员占大多数。由于退役后前景不好,许多家庭不愿意送孩子练体育,也造成后备人才缺乏。

  熊晓正说,举国体制在未来一段时间还会继续坚持,但肯定需要完善,过程也是渐进式的。

  职业化的乐与忧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当时的国家体委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开启建设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体育发展模式的序幕,比如从原来的司局管理运动项目到管理中心管理,实行奥运项目与非奥运项目不同投入体制,推进职业化等。职业化过程既带来了果实,同样也产生了问题。

  1994年,作为职业化改革的“试点”,中国足球走进足球俱乐部,成立国内职业联赛。

  在足球之后,篮球和网球相继进入“职业”领域。乒乓球联赛虽然职业化程度没有篮球和足球那样高,但也尝到商业运作的甜头。

  熊晓正说,如果撇开成绩不谈,职业化为中国体育作出不少贡献。职业化吸引了企业等社会力量加入,帮助国家发展体育,令中国体育多了一条发展道路;职业联赛扩大了运动项目影响力,比如足球学校增加必然增加足球人口,因此职业化有助于扩大项目人才储备。

  但足球职业化进程推进中也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首先足球在各个国际大赛上的成绩没有进步,而且职业联赛中假球、黑哨、腐败丑闻频出,一些运动员个人素养低下,引起球迷反感。

  熊晓正说,足球职业化后会出现这么多问题有多方面的原因。比如管理存在不足。“任何一个职业联赛的成长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管理层应该好好研究外国职业联赛的解决方法。即使无法避免,也可以少走弯路,”他说。

  虽然职业联赛不完美,但熊晓正认为职业化的方向没有错,应该坚持下去。

  (新华社北京9月23日电)

  新华社记者马向菲顾涓赵仁伟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