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竞赛组织人才成宝贵“遗产”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9月27日12:17   新闻晚报

  □据新华社电

  北京奥运会的竞赛组织工作的背后包含着巨大的努力和辛勤付出,昨天已经为读者讲述了一些故事,今天故事还将继续。

  培养一支国际化、高水平的竞赛组织人才队伍,为中国留下体育人才“遗产”

  许多人不知道,北京奥运会所有28个大项的竞赛主任全部由中国人担任,这是十几年来奥运史上从未有过的事。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对此从一开始的不赞成到勉强同意,再到最后的高度赞扬,这个过程经历了整整4年。

  中国虽然是竞技体育强国,但在竞赛组织人才方面却相对匮乏。举办北京奥运会是中华民族百年盛事,但若想举办一届出色的奥运会,没有一支过硬的、国际水平的竞赛组织队伍是绝对不可能的。申办成功后,北京面临着一个艰难的抉择:是像悉尼和雅典奥组委那样,邀请外国专家负责奥运竞赛组织工作,还是选用中国人组成自己的人才队伍?

  历史上,奥运会各项目竞赛主任都是国际奥委会和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关注的焦点,因为,他们是确保奥运会竞赛组织工作成功的重要保证。因此,奥运会各项目竞赛主任是奥组委内唯一既需要北京奥组委认可,又需要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认可才能上岗的职位。在悉尼和雅典奥组委中,由于部分项目竞赛主任的缺乏,他们不得不选聘外籍人员担当竞赛主任。

  为了奥运后能给我国留下一批能与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的专业人才,为我国体育事业发展造就一批国际性竞赛组织人才,同时,又确保北京奥运会在竞赛组织方面达到“高水平、有特色”,北京奥运会竞赛主任的选聘工作一直是体育部的重点工作之一。

  从2004年开始,北京奥组委体育部开始在全国体育界选拔合适的竞赛主任人选,确定了竞赛主任应当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熟悉本项目的体育专业知识、熟练的语言能力以及管理能力。在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力支持下,体育部于当年确定了28个项目的竞赛主任候选人,并派遣其中11人赴雅典参加了为期3个月的实习工作。

  但体育部将竞赛主任候选人提交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征求意见时,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由于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对我国体育国际人才的现状比较熟悉,对某些项目的候选人不同程度地表示了疑虑和不愿接受之意。我们主动与国际单项体育组织协商、耐心解释。一方面认真组织派遣竞赛主任候选人参与国际大赛,出席相关会议并在重大场合独立完成项目进展的陈述报告,另一方面与国际奥委会积极沟通。在和所有28个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进行了多轮不懈的艰苦谈判后,最终在2006年4月,相关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批准了我们推荐的各项目竞赛主任。

  在竞赛主任和各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技术代表合作的两年多时间里,体育部选拔任命的各项目竞赛主任逐渐通过自身的能力和素质得到了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认可,13名竞赛副主任通过努力,升为竞赛主任,得到了国际单项体育联合会的高度信任。为赛后中国体育事业留下了一批熟悉国际体育事务,受到国际体育组织信任的人才。 (中·未完待续)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