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本报记者 韦义华
9月26日下午2时40分,崇左市召开防汛抗洪紧急会议。通报称,25日晚起,因14号台风带来的强降雨使左江上游出现洪水,宁明县情况危急,尤其是该县那堪乡有7000多名群众被洪水围困。市委书记崔智友向全市发出紧急动员,要求干部职工全面投入到防汛抗洪,确保人民群众生命安全。
那堪乡告急
26日上午9时开始,明江上游河段洪水汹涌而来,以每小时1米的速度上涨。地势低洼的那堪乡那楼村和那堪街同时被洪水围困。下午1时20分,乡政府向崇左市防汛抗洪指挥部报告,洪水超警戒水位4米多,全乡有4个村被淹,那堪街地势低洼地段已被洪水淹没,乡政府所在地成为孤岛。
下午2时30分,市长黄克到达那楼村,要求那堪乡干部不惜一切代价,把群众转移到安全地带,不能漏掉一名群众。经过数小时的努力,那楼村3000群众全部安全转移。
晚7时45分,黄克坐上紧急赶到的冲锋舟到达那堪乡。
当晚11时许,记者获知,那堪乡被困人员7850人,已转移4360人,受灾最严重的那堪街,尚有3490人被困于民房楼顶,紧急调援的两艇冲锋舟已全力投入解救被困群众。
那堪乡的危急,引起自治区领导的高度重视。晚8时许,自治区主席马飚等领导指示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紧急组织61艘冲锋舟和一批救灾物资送往宁明县;马飚等领导当晚还连夜赶到那堪乡亲自指挥救灾。
27日上午,自治区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功实施3次空投,把饮用水和食品及时送到已被转移的群众。目前,那堪乡水位正在缓慢下降,群众情绪稳定。
县城万人大转移
9月26日晚7时许,记者获悉,宁明县城城东地区、龙翔社区处于可能出现的洪峰线之下,有1.2万人必须紧急转移。
晚9时45分,记者来到宁明县城时,通往宁明城东的明江大桥桥头已实施交通管制。城东群众正三五成群向县城中心转移,有的还赶着牛、猪。
记者来到城东桥东路时,县直机关干部正在组织群众转移。“洪水很大,请大家尽快转移!”在沿江一排民房前,县土地局干部们正在大声动员。该局干部农广斌告诉记者,当天下午6时,县防汛抗旱指挥部下达城东区群众紧急转移的命令,要求全县干部职工紧急行动,帮助群众在晚11时前全部撤离。
记者看到,撤离工作十分有序。当晚,转移工作顺利完成。
9月27日上午,记者乘冲锋舟前往受灾严重的龙翔社区。
通往该社区的福龙大道已是一片泽国。该社区的驮龙大桥两头地势较高,转移的群众已在大桥两头搭起50多个临时简易帐篷,堆积了大量家具,大桥两侧的民房还有居民在楼顶观望。
水仍在上涨。9时20分,崇左市、宁明县领导赶到,当即下令:“今晚洪峰到达宁明,这里不安全,要下决心征用民船,把群众往县城方向转移!”
10时40分,记者随崇左市领导来到宁明县城镇第二中学前,看到校内还有约250名学生。市领导当即下令转移。该校立即集中学生,由老师拉上一条绳子,让学生拉着绳子涉水向外撤离。12时20分,师生全部转移到不远的宁明华侨农场临时安置。
下午3时,该县防汛防旱指挥部调集的数艘冲锋舟和征用的民船到达驮龙大桥两侧,开始转移那里的群众。至下午5时30分,大桥两侧的群众全部撤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