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 |
心态是张娟娟的制胜法宝
□据新华社电
2008年8月14日下午,在风雨交加的北京奥林匹克公园射箭赛场上,一个叫张娟娟的青岛女孩,打破了24年“逢韩不胜”的宿命,为中国获得奥运历史上首枚射箭金牌。
张娟娟的人生格言是:“心态决定命运。 ”过去八年,张娟娟亲历了两届奥运,心态也由当初的依赖到现在的独立、自强。还记得张娟娟在夺冠一刻的感言:“带领中国射箭队取得突破,对我来说是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种使命,我必须这样做。从年龄上,从我个人进入射箭队的年限上,我应该承担这一责任。 2004年,我是年轻运动员,有她们两个(指何颖和林桑),我很放心。 2008年不一样,我带着两个年轻运动员,2004年我感觉射箭队像是正三角,而2008年像是倒三角,要靠我撑起来。我今天夺冠为中国队争了口气。 ”张娟娟自身心态的变化,是她能够突出重围,破茧化蝶的重要原因。
身背责任肯定会有压力,而压力也是催生进步的动力,也能激发积极拼争的勇气。据射箭队领队孟繁爱介绍,本轮奥运周期,射箭队首先决定进行领军人物的培养,树立核心人物,打造核心,而张娟娟就成为了最佳的核心人选。从2005年开始,张娟娟开始担任队长,队内很多事情要她自己做,树立威信,促使她更多地关注队伍。平时她帮助和指导队员,威信也提高了,具备了方方面面的能力后,整个队伍也就更具凝聚力。给张娟娟权利的同时,也是赋予了她责任,而张娟娟也顺其自然地承担起了这份责任。潜移默化中,张娟娟走向成熟,走向自信和勇敢。
张娟娟能够过关斩将,女单最后三轮淘汰三名韩国选手夺冠,除了有精湛的技术,更得益于超强、超硬的心理素质。正如孟繁爱所说:“射箭比赛中,三分技术,七分心理。”张娟娟的教练田渝陵很认可她的心理素质,他对弟子的评价是:“张娟娟是个心理素质很过硬的运动员,这几年我们除了安排队员多参加国际比赛,锻炼队伍之外,还在运动员的心理辅导上下了不少工夫,帮助运动员提高自信心和求胜心。 ”
回忆惊心动魄的奥运会射箭比赛时,张娟娟丝毫不否认紧张和压抑。她说:“在比赛中我也很紧张,很激动,但每次情绪紧张的时候,我就会按照呼吸调节训练的方法调整自己,效果还不错。 ”张娟娟用实践检验了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