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升旗手李本涛:次次升旗分毫不差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10月12日07:55   广西日报

  ■奥运回眸·人物

  张 力 程 锋 王经国

  北京奥运会、残奥会渐行远去。而对北京卫戍区某警卫师仪仗大队副大队长李本涛来说,他的奥林匹克情怀依然情意浓浓——闲暇时,总会哼起奥运会会歌,就连他的手机铃声也设置成会歌。

  因为,李本涛是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国旗、会旗升旗手。他先后4次在鸟巢升起中国国旗,第一次把奥林匹克会旗和残奥会会旗在中华大地升起,次次乐终旗止。

  “之前,我从未接触过升旗。”曾亲身经历了香港、澳门回归政权交接仪式,先后500多次担负党、国家和军队领导人迎送外国总统、国家元首、军队高级将领的仪仗司礼任务的李本涛说。

  从今年2月接到任务后,李本涛就与队友们开始正式练习,一般每周练6天,每天最少练9个小时。

  奥运会会旗旗杆高18米,可训练时没有足够高的训练旗杆。于是。他就把哑铃焊在18米高的办公楼六楼楼顶的铁架子上,穿上绳子练升旗。半年下来,8双手套磨破了,6根尼龙绳磨断了,哑铃握柄被绳子勒出个凹坑。

  “升旗看似很简单,其实有颇多的讲究。”李本涛说,升旗时要做到旗帜上升平稳、匀速,动作准确、大气,这样才能体现出国旗和五环旗的庄严神圣。

  随着训练的一步步展开,困难也不时地向他这个新手“迎面扑来”:要想把旗帜升得匀速,必须有足够的控制力;要想把旗帜升得平稳,不仅要有臂力,还要会控制自己的呼吸;升旗讲究乐终旗止,必须要能准确把握旋律……

  李本涛下了狠劲。为了增强臂力,白天他把沙袋绑在胳膊上练升旗;晚上做俯卧撑时,他把沙袋撂在背上。为了控制呼吸,他练长跑、练闭气、练运气。

  会歌是用希腊语唱的,为了听懂会歌,他专门学习希腊语,买来MP4把会歌存在里面反复听。为了方便记忆,他还根据希腊语的发音,把歌词里的单词用汉字代替。

  会歌时长2分23秒,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把会旗准确升到旗杆顶端。他查了查历届奥运会,没有哪个国家能够做到“分秒不差”。

  但“中国必须做到,李本涛必须做到”。他暗暗下定决心。

  无数次的试验终于让他找到了规律。他把会歌按7秒一节分成21节,每节一把,每把76厘米。

  “升旗的幅度也是有讲究的。”李本涛说,“如果幅度过大就会失去美感,过小就会缺乏动感的。”

  经过无数次艰苦而细致的演练,李本涛的技能越来越精准。在临近奥运会开幕前的几次集体彩排,次次彩排,李本涛次次升旗分毫不差。

  2008年8月8日,庄严的《奥林匹克圣歌》在“鸟巢”奏响。那一刻,一身戎装的李本涛以庄重、规范、准确的动作,将五环旗第一次在中国冉冉升起。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