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10月7日,《财经》杂志报道说“党校学历不再享受同等国民教育待遇”,引起广泛关注。虽然相关人士均表示,删去原《暂行条例》中的相关语句,不等于否定党校学历享受同等国民教育待遇,但此举传达出有意淡化的信号。
党校教育及其党校学历的取得,尽管有着无可辩驳的重要性;在多年来的干部培养过程中,也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作为常态国民教育序列外的教育形式,让党校学历享受同等国民教育待遇,是对现有常态国民教育序列某种程度的反驳不说,由此导致的学历认定、价值认同的模糊与争议,也是其一直以来饱受非议的关键所在。
从这个意义上说,让党校教育回归干部培养角色定位,以区别于常态国民教育,是大势所趋和众望所归———党校教育和常态国民教育,本就应该各司其职。一方面,即便党校学历不再享受同等国民教育待遇,也不会否定和减弱党校教育培养干部的初衷、效果和目的———作为特定群体的、系统内的教育,党校教育依然可以继续发挥其已有的积极作用,在干部培养上做出应有贡献;另一方面,如此变更,并没有对其他人群,以及现有的常态国民教育序列造成影响。
类比之下不难发现,党校教育主要作为干部群体系统内的教育,带有一定的特定培养、特定教育的特征。这样的类比也许有失全面,但不能否认的是,即便党校学历不再享受同等国民教育待遇,也不会损害两种教育现有格局,更不会造成它们的冲突与对立。具体说来,党校教育的角色定位,应该聚焦于干部培养;干部们的学历需求,常态国民教育序列完全可以担当重任———对教育形式而言,是各司其职;对受教育群体而言,是各取所需。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