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选拔领导干部的新途径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10月13日04:04   舜网-济南日报

  选拔领导干部的新途径——— 槐荫区试行领导干部公推竞选纪实日前,槐荫区公推竞选产生的区档案局局长、区审计局局长、振兴街街道办事处主任和营市街街道办事处主任等4名正处级领导干部,在区委集体谈话后已经走上新的工作岗位。

  为进一步深化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提高选人用人的公信度,按照省委组织部统一安排,市委组织部在槐荫区进行了以扩大干部初始提名环节民主为重点的公推竞选区管正职领导干部试点。作为省、市委组织部试点单位,槐荫区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的原则,以扩大干部初始提名环节民主为重点,探索出了“四推荐、三酝酿、一答辩、两票决”的领导干部公推竞选方式,历时20天,选拔任用了4名正处级领导干部,实现了在多数人中选人的初衷,是新形势下选拔领导干部的新途径。

  变“伯乐相马”为“众人选马”

  在试点工作中,槐荫区首次在全区范围内实行“四推荐”的公推竞选方法步骤,即自我推荐、全区领导干部会议公开提名推荐、区委全委(扩大)会议提名推荐、人选所在单位民主推荐。

  槐荫区领导干部公推竞选试点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后,两天内就有181人报名,进行自我推荐。为进一步扩大民主,拓宽选人用人视野,槐荫区把干部初始提名权交给了全区领导干部。公推竞选工作进入公开推荐提名阶段,召开全区领导干部会议,与会人员根据《民主推荐提名干部参考名册》,按照拟公推竞选职位与提名人选1:2的比例差额推荐了提名人选。

  提名人选产生后的第二天,根据全区领导干部会议推荐情况,按照1:5比例,每个职位确定了5名第二轮民主推荐参考人选。随即召开区委全委(扩大)会议进行再推荐提名,区委委员、候补委员和现任副区级以上党员领导干部按照拟公推竞选职位与提名人选1:2的比例,从参考人选名单中进行差额推荐提名。

  根据推荐结果,经充分酝酿,提出了8名初始提名人选。

  对属于提拔或重用的初始提名人选,区委组织部组成考察组到其所在单位进行第三轮民主推荐,即人选所在单位民主推荐,主要采取会议投票推荐和谈话推荐的方式进行。通过民主推荐,产生了6名得票比较集中的拟提拔人选。

  在广泛民主上充分体现集中

  槐荫区委坚持党管干部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和《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完善地方党委领导班子配备改革后工作机制的意见》规定,对每一轮提名推荐人选和区委组织部差额提出的各职位拟任初步人选进行了充分酝酿。

  酝酿确定区委全委(扩大)会议提名人选。区委书记主持召开专题会议,与区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部长进行充分酝酿,对全区领导干部会议推荐提名人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按照拟公推竞选职位与提名人选1∶5的比例确定了4个职位的20名人选,作为区委全委(扩大)会议推荐时的参考人选。

  酝酿确定初始提名人选。根据区委全委(扩大)会议提名推荐情况,区委书记与区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部长再次召开专题会议,对相关人选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按照拟公推竞选职位与提名人选1∶2的比例确定了4个职位的8名初始提名人选。

  差额酝酿。陈述答辩结束后,区委组织部召开部长办公会议,根据民主推荐、谈话考察、民主测评、民意调查和陈述答辩的情况,进行讨论酝酿,按照1∶2比例差额提出了各职位拟任初步人选。随后,区委书记主持召开第三次专题会议,与区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部长进行充分酝酿,按1∶2比例差额提出了各职位的拟任建议人选,并征求了分管区领导和人大、政协主要负责人的意见。

  陈述答辩比拼“两票决”选才

  9月中旬,全区公推竞选领导干部陈述答辩会召开。区直部门与办镇干部代表、人选涉及单位的负责人、民主监督小组成员、“两代表一委员”、下派干部等300多人汇集到槐荫区政务中心二楼礼堂,观看即将举行的公推竞选陈述答辩。

  8名参加陈述答辩的人选平均年龄38岁,最小的33岁,女干部2名。每一组陈述答辩结束后,由市委组织部、区委有关领导和驻济高校、党校的专家教授组成的陈述答辩小组成员都填写测评排序表,为每一名选手排出名次,汇总后作为区委研究任用的主要依据之一。

  8位参加陈述答辩的人选经过激烈竞争,还将面临区委常委会差额票决和区委全委会等额票决。区委常委会根据拟表决人选的提名、推荐、考察及陈述答辩情况,以投票的形式从8名推荐人选中表决产生了4名任用人选,等额提交全委会表决。在随后召开的区委全委会上,区委委员对区委常委会提出的4名表决人选进行了等额票决。

  在公示期满后,公推竞选产生的区档案局局长、区审计局局长、振兴街街道办事处主任和营市街街道办事处主任走上了新的领导岗位,标志着槐荫区公推竞选领导干部试点工作顺利结束。这次试点,是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创新,扩大了干部工作民主,树立了正确的用人导向,拓宽了选人用人视野,提高了选人用人的透明度和公信度,激发了干部队伍的活力。

  槐荫区这次试点工作之所以圆满成功,改革创新是内在动力,变“少数人在少数人中选人”为“多数人在多数人中选人”;坚持民主与集中相结合是关键所在,在每次民主推荐后都要充分酝酿、集体决策,确保了人选质量;强化监督是重要保证,成立了民主监督小组,进行全方位监督,过程公开透明,结果公平公正,赢得了区委领导、任职单位和广大群众的认可。 (本报记者)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