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城镇建设行动为新农村铺路本报讯(记者 杨镇 实习生 李小梦)
不论是南部山区,还是北部平原,我市的一些小城镇正在发生着惊人的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正在开展的城镇建设行动。
市委、市政府把小城镇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点,本着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决定实施城镇建设行动。市财政对城市总体规划和县城规划区外的38个建制镇的基础设施建设进行补贴,每个镇500万元,每年10个镇,“十一五”期间完成。
市城镇建设行动领导小组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的部署,提出城镇建设行动的主要目标是改善提升基础设施,增强集聚辐射功能,为新农村建设奠定基础。按照每年10个镇的计划,目前已实施20个镇,第一批10个镇建设项目已全部完成,第二批已接近收尾,第三批正在展开。城镇建设行动收到了显著成效。
一是拉动了资金投入。市财政的扶持资金激发了小城镇建设的热情,形成了小城镇建设的合力,各小城镇的实际投入远远超过500万元。历城区财政拨出200万元补贴列入城镇建设行动的西营镇和柳埠镇;仲宫镇新建终军路后,打通了一条新的主干道,使闲置多年的国际风情街成为投资热点,引进的上海富申置业有限公司计划投资3000万元进行改造,目前已投入1200万元,入驻外来商户120多家。平阴县孔村镇用小城镇建设专项资金500万元,改造了原有的主干道龙山路之后,还主动融资700多万元,完善了碳素工业园区的配套设施,引进了海川碳素综合项目,投资达15亿元。
二是推动了城乡一体化步伐。城镇建设行动中70%的资金都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城镇面貌和承载能力有了很大提升。各镇结合各自的地理条件、风土人情,高起点编制总体规划,突出产业发展,为进一步加快城镇建设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奠定了良好基础。崔寨镇位于济阳县南端,由于220国道贯穿镇区,若单纯进行旧城改造,只会使原来已经很长的小镇越拉越长,不利于小镇发展和管理,因此小城镇建设行动领导小组决定在整合村庄、节约土地的基础上,规划建一座“新城”。原先占地2000多亩的前街村,经过规划之后,被整合成占地仅400多亩的村子,节省了1600亩地。而这座“新城”,可整合六七个村子,每个村节省三分之二土地,共可节省土地四五千亩。
(上接第一版)
截至目前,全市已经进行改造建设的小城镇共新建、改造道路100余条,硬化路面80万平方米,安装路灯近千盏,新建改建排水管道140余公里,整治镇区河道3000余米,新增绿地面积30余万平方米,许多镇新建了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园区,首批10个镇共有10余万人切身感受到了生活环境改善带来的实惠。
三是促进了经济发展。城镇建设行动不仅带动当地建材、建筑、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而且通过“筑巢引凤”促进了生产要素向城镇聚集,特色产业、主导产业正成为推动小城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强大动力。济阳县仁风镇提升了镇区与棉花加工园区的道路交通条件,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空间,今年新上棉花加工企业13家,总数达到90家。小城镇建设行动还促进了农村富裕商户向城镇聚集。章丘市文祖镇实施城镇建设行动以来,新建2条商业街共237个商位,目前已有170余户开业经营,全部由当地居民投资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