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泰山童子”本是石头身——— 十一运会吉祥物诞生记
![]() |
![]() |
图一:肖文津(左)、姜军为“泰山童子”倾尽心力。(王锋 柳霖 摄)
十一运会吉祥物“泰山童子”鲜活地来到我们面前时,谁都没有想到,这个造型独特、简洁大方、生动可爱、积极向上的“小东西”竟然用去了主创设计者、山东工艺美院教师肖文津和姜军等7人团队10个月的时间。
以石头为设计基础
2007年底,全国第十一届运动会山东组委会公开向社会征集本届运动会的吉祥物设计方案,山东工艺美术学院作出积极响应。学校通过不同的形式将征集信息传达给广大师生。由动画教研室主任肖文津、多媒体教研室主任姜军为主,专业教师蔡劲松、艾琳等7人组成了专业设计小组,经过近两个月的讨论设计,共提供了包括“小武松”、“灵芝娃”等五套设计方案。
肖文津说:“接到任务后,我们设计小组力求有所突破,几经修改后决定采用泰山石来组成吉祥物的基本结构造型。石头被誉为‘生命之魂’,寓意着‘健康与长寿’,特别是2008奥运会奖牌的设计,把中国的石文化推向一个新高潮。设计方案结合动人传说,通过时空转换、视觉过渡,形成了一个充满朝气、活泼英武、活力四射的卡通形象,给拟人化的泰山石赋予了更加丰富的吉祥寓意,是历史和自然文化与当代视觉艺术的交流,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也表达了好客的齐鲁儿女以特有的形式,赞美第十一届全运会的空前盛况,激励中华儿女的拼搏精神,充满了和谐与圆满、提高与发展的良好祝福。以石头为基础进行设计也是吉祥物创作的一个创新。”
“泰山童子”战胜“小武松”
吉祥物的设计,切入点是最难找的,如何把当地的历史、文化、精神风貌等诸多元素体现出来是需要耗费很大精力的。肖文津称:“原先我们想拿出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来就足够了,但是当我们深入进去的时候才发现,这项任务完全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设计之初,我们团队构思了上百种形象,包括‘小武松’、‘荷花’、‘布老虎’、‘凤凰’、‘风筝’、‘灵芝娃’等等。其中‘小武松’的创意得到了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吴冠英老师、山东省漫画家协会主席黎青及校内外许多专家的多次指导和帮助。在第十一届运动会组委会组织的吉祥物评比中,‘小武松’的设计方案得到了省内外专家评委的认可,获得了第一名。”“但是后来我们发现‘小武松’形象存在一些不足,经过和有关专家探讨,五岳之首的泰山又给我们带来了灵感。泰山石敢当天下闻名,质朴、勇敢、坚韧不拔的精神正贴合了我们山东人的形象和精神,而将吉祥物设计成7、8岁小孩子的形象,又代表了活泼可爱,充满朝气的一面。所以,用泰山石来做吉祥物的原型就成了突破口。”肖文津透露。
打印纸摞起来两米多高
突破了切入点的问题,如何让灵感落地、让构思成为看得见摸得着的实在东西是面临的又一道关。有了泰山石的线索,但是大到什么动作、如何给它命名,小到它的手型、衣服的颜色,都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光名字就起了很多,最初叫‘泰山石敢当’,后来改为‘泰山小子’、‘泰山娃’,最后才确定叫他‘泰山童子’。”那段时间,肖文津和姜军等人不仅要克服脑力上的疲劳,而且还要面对昼夜工作给他们带来的体力上的消耗。肖文津说:“加班是我们常有的事情,有时候为了一个头脑中闪出的火花,我们会白黑地干,生怕那一丝灵感或激情淡化和消失了。从开始对吉祥物进行构思,到最终定型,我们用过的打印纸摞起来足有两米多高。”“泰山童子”的设计历时10个多月,经过百余次修改最终完成。2008年9月底,经国家体育总局通过,成为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吉祥物。
噪肖文津简历
1968年生于天津,1995年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装饰绘画专业并留校任教,现为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动画教研室主任,山东省漫画家协会副秘书长,山东省动漫艺术委员会秘书长,山东省壁画艺术研究院理事、研究员。
主要从事动画艺术教学和创作工作,漫画作品曾多次在日本、韩国、意大利、法国等卡通艺术展中入选和获奖。
噪姜军简历
毕业于山东艺术学院,现任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数字艺术与传媒学院多媒体教研室主任,中国图像图形学学会会员,山东省漫画家协会动漫艺术委员会主任。
著作有《FLASH网络动画》、《现代室内设计》、《数码电脑设计》、《设计材料与应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