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 |
![]() |
这是吉祥物“泰山童子”。
记者 陈长礼 摄
时报10月14日讯(记者王兴步 李夫杰)第十一届全运会吉祥物评选结果今晚揭晓,“泰山童子”横空出世,成为十一运会吉祥物。“和谐中国,全民全运”作为十一运会主题口号同时发布。
十一运会组委会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局长刘鹏揭晓吉祥物,十一运会组委会执行主任、山东省委副书记、省长姜大明为吉祥物设计者颁奖。十一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国家体育总局副局长肖天,十一运会组委会副主任、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李群,十一运会组委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副省长黄胜,省政协副主席王志民,十一运会组委会副主任、济南市市长张建国等出席发布仪式。
十一运会吉祥物征集工作从去年11月7日启动,共征集社会各界作品464件,经过国内知名专家组成的评委会的认真评选,十一运会组委会组织有关作者对主要入围作品进行了反复修改。经过山东省委、省政府和国家体育总局审定,由山东工艺美术学院肖文津、姜军等集体设计创作的“泰山童子”最终被选定为十一运会吉祥物。
今晚8点,十一运会组委会在山东电视台演播大厅举行了一场题为《欢乐齐鲁 吉祥中国》的文艺晚会,庆祝吉祥物“泰山童子”首度亮相和主题口号确定。在晚会现场,吉祥物主创人员介绍,“泰山童子”主体形象是以泰山石为核心表现内容,外形是一个七八岁的小男孩。设计方案结合动人传说,通过时空转换、视觉过渡,形成了一个充满朝气、活泼英武、活力四射的卡通形象,既体现了坚韧不拔、奋勇争先的体育精神,又展现了登高望远、憧憬未来的宽广胸怀。“泰山童子”寄托着人们对未来的憧憬,也表达了好客的齐鲁儿女以特有的吉祥形式,赞美第十一届全运会的空前盛况,激励中华儿女的拼搏精神,充满和谐与圆满、提高与发展的良好祝福。
另外,十一运会会歌征集已经结束,组委会一共收到歌词作品549件,歌曲作品208件,经专家评审,包括《中国力量》在内的12首歌曲入围。
图一:十一运吉祥物“泰山童子”亮相
图二:奥运冠军同唱《红旗飘飘》
本版照片均由记者陈长礼摄
十一运会吉祥物“泰山童子”昨晚与大家见面,这个活泼可爱的小石娃一问世就引起了各方关注。那么,“泰山童子”的创作灵感和具体含义是什么呢?昨日,十一运会吉祥物两位主创肖文津和姜军对此进行了详细的解释。
两位来自山东工艺美院的主创人员介绍,“泰山童子”的设计灵感来源于泰山“石敢当”。泰山驰名中外,是山东的象征。泰山是五岳之首,地处山东,东临大海,西北近黄河,它浓缩着东方文化的精髓,是民族的根、生命的根,是天人合一、社会和谐的美好精神象征。“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和“登泰山而小天下”的千古诗句,深入人心。泰山既体现了坚韧不拔、奋勇争先的体育精神,又展现了登高望远、憧憬未来的宽广胸怀。泰山的历史由石头写起,相传在巍峨的泰山脚下有一位青年石匠,名叫石敢当。他体魄强健,武艺高强,行侠仗义,保佑百姓,成为人们心目中的保护神。后人将其名字刻在泰山石上,取名“石敢当”,作为镇宅之宝,祈愿平安吉祥。这一独具特色的习俗一直延续至今,并发展到全国乃至世界各地,成为中华民族具有代表性的吉祥信仰。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泰山童子”既体现了山东特色,同时也为全运会留下了最具山东特色的宝贵文化遗产。
以前的全运会吉祥物都是动物形象,而“泰山童子”则是一个活泼可爱的小男孩,这是一个突破。肖文津和姜军说:“我们从一开始构思的时候就摒弃了动物概念。在本次设计过程中,我们设计小组力求有所突破,采用了泰山石来组成吉祥物的基本结构造型。以石头为基础进行设计,可以说是吉祥物创作的一个创新。‘泰山童子’设计将传统与现代元素融入其中,吉祥纹样与五官形象巧妙穿插,石头与肢体灵活组合,既有整体概括,又有细节体现;既传达了传统文化内涵,又强调了现代精神风貌。造型独特,简洁大方,生动可爱,积极向上,为吉祥物宣传推广与开发应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记者 李夫杰 王兴步)
在“泰山童子”之前,全运会历史上一共诞生了5个吉祥物,全都是拟人化的动物形象,而且名字都是两个字。
六运会:“阳阳”
全运会的第一个吉祥物是六运会上的“阳阳”,作者是当时《羊城晚报》的美术编辑、漫画家陈树斌(笔名方唐)。由于1987年六运会的举办地广州素有“羊城”之称,组委会决定以城市的标志——— 山羊作为吉祥物。接到创作任务后,陈树斌前思后想,确定了“羊头人身”的拟人化表现方案。1985年6月25日,距六运会开幕还有两年多的时间,吉祥物“阳阳”正式在广州公布。这只天真可爱、憨态可掬的卡通小羊,面带微笑,右手高擎火炬,身着印有六运会会徽的红色背心,跑步向前,一问世便得到了大家的喜爱和社会广泛好评,成为当时社会的一大“时尚”。“阳阳”也是中国体育史上第一个正式的吉祥物。
七运会:“明明”
1993年北京七运会的吉祥物是按照当年生肖设计的小公鸡“明明”。“明明”的形象精神抖擞,非常可爱,不过也有人戏言其缺点是“红红的鸡冠似乎翘得有点高,严重担心它会被火炬烧着”。
八运会:“圆圆”
1997年上海八运会的吉祥物是卡通牛“圆圆”,而那一年正是农历的牛年。按照牛年画牛的设计思路,“圆圆”采用了卡通牛的绘画技巧,取“初生牛犊不怕虎”之意。“圆圆”的造型动感十足,面部表情细腻生动,是一个比较成功的设计。
九运会:“威威”
2001年广东九运会的吉祥物是以广东南狮(也叫醒狮)为原型的“威威”。中国舞狮以其独特的艺术形象和鲜明的民族特色享誉世界,用醒狮做吉祥物,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深远的文化与精神,寓意站起来的东方巨人,跨入新世纪,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时代特色。吉祥物取名“威威”,象征中国体育事业在新世纪威风八面,走向新辉煌。
十运会:“麒麟”
2005年江苏十运会吉祥物取材于中国传统吉祥物“麒麟”,与主会场“金陵(南京)”谐音。它富有人性化的动作和孩童般天真灿烂的笑容体现了东道主江苏人民的热情、开朗和友善。(记者 李夫杰 王兴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