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钟楼寺钟楼台基遗址清理完毕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10月21日05:10   舜网-济南日报
钟楼寺钟楼台基遗址清理完毕

  钟楼寺钟楼台基遗址清理完毕如何保护有待专家论定

考古所人员在介绍台基情况。(赵晓林 摄)

  本报10月20日讯(记者 赵晓林)位于大明湖南岸的钟楼寺钟楼台基遗址经济南市考古所人员从10月7日开始紧张工作,目前已基本清理完毕。但如何进行更为细致的保护,还有待专家论定。

  钟楼寺钟楼台基遗址位于大明湖南岸,是2007年济南市公布的第三批文保单位之一,是济南城重要的历史见证。时间流逝,风雨侵蚀,钟楼台基颓圮严重。钟楼台基墙体高度5.88米,地面基石以上总高度约6.38米,上窄下宽,由下及上向内收起。台基底部东西长约17米,南北长约17.56米。台基顶部东西长约15米,南北长约15.5米,台基侧角斜度为5°。建筑方式为表皮包砖,内部夯土夯打而成。台基顶部台面上原建有楼阁建筑,现已坍塌不见,仅存有建筑基址,在台基的南部仍保存有原来的两个排水口,做工精细,仍能使用。这次清理还发现了当时的碑座,位于钟楼台面的南部,长约1.15米,宽0.64米,可惜碑文已湮灭不见。在台基的北侧还清理出了一条不长的马道,是当时可以供马匹上下的通道,也是用青石砌成。这个台面的出土物多为明清两代的瓷片。

  济南市考古所人员王兴华介绍,钟楼台基坍塌的断面显示整个建筑台基为逐层夯打而成,每层厚约16厘米至30厘米,台基下部夯打的土层中掺有灰膏等物,非常坚固。夯筑方式为平面夯打而成,夯面平整,层次分明。台基底部铺以基石,四角砌有角石。在夯土中发现少许明清瓷片。钟楼阶梯位于台基的北部,上部已破坏,现存长度约8.8米,宽1.6米,残存高度约4.4米,是用青石筑成的,石料经过粗加工,平行错缝垒砌而成。

  济南市考古所副所长李铭对这个遗址非常重视,他告诉记者,这个钟楼寺钟楼台基是济南市目前少见的明代建筑,具有非常高的文物价值,现在虽然已经基本清理完毕,但还有很多保护工作需要进行,如台基上还生长有很多树木,对台基是很大的隐患,因为扎在土里的树根会不断外扩,长时间下去会造成台基内部的松动。所以下面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把台基上的这些树去掉,而且要把根系杀死,才能保护好台基。

  对于这个遗址的整体保护方式,李所长说,我认为钟楼寺钟楼台基有两个保护方式,一是保持现在坍塌的样子不变,不再修复,作为一种城市建筑的历史记录载体保存下来,让市民和游客直接看到遗址的原貌。再一个方法就是按历史记载的样子进行修复。这两种方式都需要有关专家的考察和论述,才能最后定下来,但不管怎样,这处重要的遗址一定要认真保护好,并留存下去。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