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 |
朱智生副市长春节向贫困户发慰问品。
![]() |
蓝田李后乡杨岩村新建的慈善桥和原来的独木桥形成鲜明对比。
![]() |
驻军积极参加“慈善一日捐”活动,共捐款74万元。
□记者 张雅琴
核心提示
1997年9月26日,西安市慈善会成立。会长郝树茂怀揣着助危济困的项目去四处“化缘”,然而,曾有过多年“常务副市长、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等身份的他,走访了多家有钱的老板,仅仅得到4万元。那会儿,慈善在大家心中还是一个陌生的字眼。现在,11年过去了,西安市慈善会有了慈善基金,做成了一批又一批的帮扶济困的大项目。成了政府的左膀右臂,成了受助对象心中的爱心阳光,成了乐于慈善的爱心人士值得信赖的连心桥。西安慈善,已迈开步伐,行在路上。
洒向角落的爱心阳光
慈善的目光永远集中在一些政策光顾不到的“角落。”
市慈善会成立之初,他们的工作是走入基层,调查研究,探寻项目,结果,这一走一看,让许多人落了泪。
在大山深处,一条河便成了妨碍人们生活、生产的天河。人们的日常生活被河水搅得乱七八糟:发水了,孩子上不了学;成熟的庄稼收不回来;到手的山货运不出去……有时候,还发生人被水冲走的惨剧。
蓝田一处村子,年年人口负增长,为什么,因为没有桥,路不通,姑娘盼着嫁出去,小伙却娶不回媳妇。
周至厚畛子乡钓鱼台村被一条深沟劈为两半,因为无桥,村民们磨面要绕道走10多里山路,还发生过两名学生翻沟上学被山洪吞没的事情。
安康市汉滨区东山村的大明宫慈善桥建成之前,据说河水湍急的时候可以冲走一头大象。为了安全,村里的男人无一人外出打工,为了接送家里的妇孺过河,日子过得极为清贫。
有次,他们顺手送一个孩子一个鸡蛋,孩子拿了鸡蛋却一路小跑,他们为究原因追了大概几里地,才知小姑娘把鸡蛋送给了父母。在她的家里,大家见闻了什么是一贫如洗:四人只有一床被子,三只碗,而且两只还是残次品;米缸是空的,家里几乎找不着粮食。一问,原来庄稼成熟时节,一场暴雨,地里的庄稼收不回来,一季心血全化为零……
除了路不通,让人揪心的事还很多:
一位80多岁的老人,独自带着3个未成年的孙子孙女,其中还有一位是残疾人,而她的儿子儿媳,却早早故去了,她的家中,没有一件完好的衣服。
一位品学兼优的孩子,考取了大学,而家里却连路费都拿不出,更别说高额的学费。
有许多人,得了病不是选择进医院,而是在家里等死,因为他们进不起医院……
许多村子,学校校舍几近于危房,孩子连课桌都没有……
弱势群体很多,需要救助的人也很多!
在调查中,民生疾苦处处打动着这些把慈善当事业的工作人员的心。他们的工作思路也逐步明晰起来了,决定将工作重点定为一桥二扶三助上。桥即修桥;扶包括扶贫济困、扶孤安老;三助指助医、助学、助残。
一桥
农民的贫困虽然有多种因素,但缺路少桥绝对是致命的。市慈善会的第一个项目便是在贫困山区建桥。1998年,在省慈善会的协助下,共在周至、蓝田、长安、户县等交通最困难的乡镇建成便民桥10座。那段时间,选址动工的村落像过年一样兴高采烈,村民们放下手头要紧的农活,男女老少一齐上阵,靠着人力完成了许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有些人家还拿出了多年积蓄,有的老人甚至把卖鸡蛋、卖山货的钱也捐出来了。户县甘峪沟的桥建成后,村民举村出动,敲锣打鼓,给桥上还挂了“山重水复疑无路,慈善桥通百业兴”的对联。后来据村民回忆,平日,他们的果子几乎都是烂在地里,可桥建成的当年,他们的柿子、核桃全部变成了商品!当然,蓝田那个快沦为光棍村的村子,在春节前后共娶进7个新媳妇。
桥通了,路通了,村民们不再守着金碗讨饭吃,家家日子渐渐盈余起来了。
11年来,市慈善会耗资406万,建成慈善桥184座。(预计今年还将完成30座。)建设范围也由西安延伸至安康、汉中、宝鸡等周边地市。
二扶
孤儿孤老是社会困难群体中最无助的一部分,他们没有经济来源,也没有安身立命的本事;他们生活困难,精神更缺少温暖。慈善会成了他们的主心骨:每年,市慈善会都会根据个体需求对他们送去衣物、慰问金,或者医疗援助,帮他们消除病痛。市慈善会为养老院的老人募捐了锅炉,解决了老人的过冬问题,也为他们购置过康复轮椅;他们不仅把关心送给儿童福利院的孤儿,为他们购置衣物,还把爱心洒向散居在社会上的孤儿,为他们每个每年提供240-440元不等的救助。
突发的自然灾害,市慈善会也锐身自任,全力救援。渭南特大洪涝灾害,有他们的力量;印度洋海啸,市慈善会全力以赴,短短十多天,募得善款66万元;今年汶川大地震,市慈善会募捐成绩卓越。
11年来,市慈善会共计用于助孤助残金计318万,计有4000余人受益;各类送温暖活动投入518万,受助户近4万人。
三助
助学助医助残行动,事迹一大串,有些项目给受助人带来了一生的幸福。其间,有个人的参与,有机构相助;有市内企业,也有来自国内国际的组织。
2001年4月至今,市慈善会以“微笑列车”活动为载体,成功对366名唇腭裂患儿实施手术,他们吞食不再困难,受人歧视,他们从此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百名儿童复明工程”、“千人白内障复明工程”、“格列卫”白血病救治、矫正致残患者……盲童看见了阳光,失明的人又重新看得见色彩,处在生命边缘的人重获新生!
这些年,他们帮助山里的孩子建过校舍,维修过危房,配备过课桌板凳,在爱心人士的资助下,山里的孩子有了图书室;慈善会工作踏遍了附近的山山水水,贫穷乡镇的医疗设备更新了,医务人员也有了培训机会;困难户得到过免费的医疗卡,看过不花钱的医生;残疾人不仅得到了各种物质上的资助,也有机会参与各类就业培训了。
“输血”解了生命之危,“造血”教人学会自立。2000年,由市慈善会搭桥,德国米索尔基金会捐款14.2万,资助周至厚畛子乡殷家坪村建成了600亩的核桃林,并且为他们整修了山路,铺设了水管,现在,满山核桃已成了当地的“摇钱树”……据不完全统计,这些年,市慈善会仅助学资金就达540余万,受助学生2117人,建成慈善小学3所,维修小学11所,构置微机52台,建成校园读书室31所。
慈善团队日益壮大
截至2008年7月,市慈善会共募捐得善款计6000余万。这些钱,有的来自普通民众,但大部分,是爱心企业的力量。
大明宫实业集团,设立慈善基金5000万,年捐息250万,这些年光投资慈善事业的善款就达600余万;真爱投资集团,一个刚刚过完八岁生日的“新面孔”,设立慈善基金6000万,年捐息300万,这些年投入各类慈善事业的款项也达400万之多;西安旅游集团,设立慈善基金2000万,年捐息100万,投入慈善事业金额计500余万;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投入慈善事业也有600余万之多……
这些爱心企业,对于慈善,他们并没有太多的豪言壮语,而是当成一个企业对社会的一种责任,回报社会的一种手段。真爱投资集团曾在很多场合说过这样的话:企业成长起来了,有能力、也应该做一些回报社会的事情。大明宫实业集团每当突发事件发生,他们总是率先行动,因为他们知道,他们是一个团队,远比普通民众有力量!
在慈善会采访,在募捐记录名单上,记者看到了许多诸如某女士、某先生或“无名氏”这样的称呼。市慈善会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西安市民是有爱心的,大家的觉悟在提高,慈善已成为有些人生活中的一部分,没有太多功利的色彩。
慈善的方式多种多样,爱心人士、爱心团队也各异。在西安,曾有过一个由36名企业家组成的义工,他们深入民间,甚至跋山涉水,来到黑河源头,大山深处的农家院落。他们看到了一个以前所不知道的世界,他们当起了“慈善说客”,四处化缘,他们最后和这些贫困的山里孩子结成队子,他们心中至今装着爱,装着奉献。一位小企业主,自己并不是款儿,但她多年一直热心助学,她的行为感动与激励着那些受助的孩子,他们中有的人放弃了生活优裕的城市,去了边疆,有的在校园实施了各项义务服务。他们表示,有能力了,一定要以她的名字建成慈善基金来帮助更多的人群……
心系慈善的华发团队
慈善是有力量的。然而,西安市慈善会有了今天的成绩,慈善会的工作人员都喜欢把成功推给一个人:郝树茂。他是当年的创始人,是为慈善事业走遍西安山山水水的人,也是看着慈善队伍成长起来的见证人。
一个当年的常务副市长、市人大党组书记、副主任,一个享受副省长级待遇的人,本来可以安享晚年,或者去某个单位当个“顾问”,领取一份丰厚的薪水。可他却选择了这个苦差:他的去处,许多地方都是不通车的,只能步行;他所访问的人家,有些缺衣少食甚至智力不全,别说好吃好喝,恐怕喝口水都难;他走访企事业单位,不是给人家带去某种荣誉或好处,而是张嘴要钱……但11年,他坚持下来了。在慈善会,他每月只能拿到少之又少的“补贴”,但第一年的4000元,他却全捐了。
然而采访他,他却把功劳全推给了别人。他说,我们是一个团队,这个团队的人都曾有过很高的官位,大部分人都是一头华发。但他们来到这儿,不计报酬,不辞辛苦,乐于为慈善事业做出贡献。这些年,历届政府都十分重视慈善工作,还发起很多有影响的倡议、号召,如“慈善一日捐,温暖千万家”,给企业老板的一封信等等,他们,人人值得尊敬。要说掌声,应该送给所有关心慈善、乐于做慈善事业的人们!另外,他还透露了这样一个信息:市慈善会换届了,新任会长张凡,曾任西安市副市长一职,是一个很有爱心和能力的人,相信,西安慈善事业以后会发展得更好、项目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