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10月22日,印度空间研究组织将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发射升空。
10月22日,在印度斯里赫里戈达岛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月船1号”模型在新闻发布会上进行展示。 新华社/法新
印度首个月球探测器“月船1号”22日发射升空。印度总理曼莫汉·辛格称,这是印度的“骄傲”。按计划,“月船1号”将在今后两年环绕月球,勘察月球表面,绘制三维地理图,为印度实现登月做准备。
发射“月船1号”欲解月球之谜
“月船1号”发射重量1.3吨,造价39亿卢比(约合8300万美元)。
当地时间6时22分(北京时间8时52分),搭载“月船1号”的极地卫星运载火箭在斯里赫里戈达岛的萨蒂什·达万航天中心点火,飞离地面。监控室内工作人员爆发出一阵欢呼。科学家们有的拍胸脯,有的鼓掌,有的热烈相拥。负责此次探测任务的印度空间研究组织主席马达范·奈尔说,一切跟踪数据表现正常,印度希望借此次探月任务“解开月球之谜”。
任务绘制月球表面三维地图
按计划,“月船1号”调整到绕月运行轨道后,将通过高精度遥感装置勘察月球表面,绘制月球成分地图和三维地理图。
美国国家航空和航天局(NASA)前首席助理斯科特·佩斯说,人类虽已登月,却还未利用新近技术为月球绘制详细的“现代地图”,火星地图都比月球地图全面。“月船1号”将能得到更为全面的地图。
“月船1号”另一项重要任务是探明稀有同位素氦3在月球上的分布情况。氦3是可控核聚变原料,可能成为地球未来所需的重要能源,被认为在月球上储量丰富。不过,一些科学家认为,即便月球上存在大量氦3,开采难度也很大。
撞击探测器欲将国旗留月面
“月船1号”还将完成月球碰撞探测。在“月船1号”携带的11台探月仪器中,一台名为月球撞击探测器的无人探测装置最为重要。据报道,月球撞击探测器约30千克重,由印度自行研制,它就像帽子一样装在“月船1号”的顶部。为印证印度探测器与月球的初次接触,探测器上还有一面印度国旗。
“月船1号”项目的负责人安纳杜拉伊说,在“月船1号”进入绕月轨道后,月球撞击探测器将以每秒75米的速度从“月船1号”上弹出,向月球表面撞去。并努力在撞击时把印度国旗留在月面。在接近月球的过程中探测器将会不断对月球进行拍摄,这些拍摄数据有助于印度空间研究组织未来选择月球车的着陆位置。(新华社供本报特稿)
新闻链接
人类的探月之路
人类对月球的科学探测和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7年苏联发射第一颗人造卫星并于1961年把加加林送上近地轨道之后,人类闯入太空并着手探测月球。
美国和苏联曾展开了一场以月球探测为中心的空间科学技术竞赛。从20世纪50年代末到70年代初,苏联共向月球发射了32个探测器,这些探测器或逼近或登陆月球,取得了丰硕成果。期间,美国也向月球发射了21个探测装置。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实现了人类登月之梦,在月球探测中取得最辉煌的成果。1972年美国“阿波罗计划”后,由于探月活动耗资巨大,月球探测一度有所降温。
对欧洲来说,继第一个月球探测器“智能1号”于2006年圆满完成探测使命后,欧洲还计划未来让宇航员登陆月球并分阶段建立月球基地。
目前,中国、俄罗斯、印度和日本等都提出了自己的探月计划,其中日本2007年已发射了“月亮女神”绕月卫星,中国也在同一年发射了“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器。印度于2008年10月22日发射了“月船1号”月球探测器,标志着它也正式加入到国际探月的队伍中。(新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