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92岁老球星曾是中国头号中锋 回忆48年奥运闹剧(2)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05日10:52   扬子体育报《篮霸周刊》

  奥运闹剧

  1948年,第十四届奥运会在伦敦举行。李震中入选国家队并任队长,这时的他已经是赫赫有名的“托塔李天王”了。

  出征奥运的整个过程如同一折乱哄哄的闹剧,让李震中至今难以释怀。为奥运会挑选队员的选拔委员会里,委员之间争执不断,有的委员一生气索性就拂袖而去。最后,篮球队的名单终于出来了,但是李震中和另一名中锋黄天锡竟被要求打后卫,不合理的人员安排打击了队员的积极性。出征前,没有一个政府官员来看望他们。他们在南京的中央大学集训,住在体育馆的更衣室里,睡的是帆布床,饮食则由校外一家小饭馆解决,训练条件很差,运动服和鞋袜都得自理。集训一个月,根本没有训练计划,总是一套传球、投篮和陈旧的战术,居然还训练已经被取消的中锋跳球战术。集训结束前,在南京专门举行了一场公开表演赛,当时被誉为“国手”队的比赛,观众寥寥无几,只卖了一百多张门票。

  由于出国旅费无着,中国代表团如卖艺人一般,一路打比赛一路挣路费,历尽艰苦终于到达伦敦。而此时政府的体育官吏巧立名目向海外华侨和国内资本家募捐,在上海和香港向资本家卖出国护照,美其名曰“聘请中国奥运会代表团的顾问”,乘机从中大捞油水。队员们原以为会有使馆和华侨前来欢迎,然而机场冷冷清清,只有两名使馆工作人员打着一面不显眼的小旗子来招呼引路。在奥运村举行升旗仪式时,没有中国官员出席,也没有乐队奏乐,中国代表团只能拿留声机放唱片代替乐队。战后英国物品匮乏,英国居民食品实行配给,所以中国代表队的食品(大米,咸肉、白菜)是提前两个月用船运来的,劣质大米发了霉,让人难以下咽。在奥运村住了两天后,因无力支付住宿费,中国代表团就被安排到了附近的一个学校,十名篮球队员住在三楼的一间教室里。所谓的训练场地是学校的小健身房,为了训练,他们临时在健身房装了个篮球架练习投篮。

  1948年7月29日下午,第十四届奥运会开幕,李震中和他的队友们参加了开幕式,各国选手制服整齐美观,而李震中他们除每人发一件蓝色上装及一根紫色领带外,其余服饰与颜色各不相同。

  “托塔李天王”抱憾伦敦

  在李震中看来,与参加1948年奥运会的其他队相比,中国篮球队如果正常发挥,可以打进前8名。分析原因,李震中认为,比赛前,队员们向教练和领队提议,李世侨和另一名队员蔡文华是来自菲律宾的华侨,经常与菲律宾队员打比赛,所以,对方对他俩的特点很熟悉,容易将他俩盯住。与其让他俩同时上场,还不如派奇兵,但建议未被采纳。

  输掉这场比赛,本以为就彻底失去了出线资格,但有意思的是,中国队战胜了接下来的对手,这样,这个小组有5个队都是两胜两负,积分一样。此时,领队和教练告诉队员,按照奥运会篮球规则,只要战胜后来的对手伊拉克队80分以上,就能小组出线。

  伊拉克队是支弱旅,中国篮球队以125比25战胜了他们,超额完成任务。这也创造了这届奥运会篮球比赛得分最高纪录。本以为出线已不成问题,但大家白高兴一场,因为规则还有一项规定:所有比赛都失败的球队,得分都不予计算。因为伊拉克输掉了所有的比赛,中国队胜伊拉克的得分也就无效。说来说去,是中国队的领队和教练根本没研究明白奥运会比赛的日程和规则。中国篮球队的奥运会经历也就此结束了。

  半个多世纪过去了,如今的李震中已是九十有余的耄耋老人,但李震中对生活依然充满了热情。他会把所剩不多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他喜欢出门散步时戴上帽子和墨镜,他会想好了颜色图案央求保姆帮他织毛衣,有时他还会显出孩童本色与保姆斗嘴。2008年,李震中老先生把他珍藏多年的四百余幅照片捐赠给中国篮球博物馆,这些珍贵的照片不仅反映了他本人的篮球生涯,更见证了中国篮球一个世纪的发展。

  文/陈坦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不支持Flash

焦点专题

新闻排行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