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湖北游泳六年希望寄一人之身 欲重现96摘银辉煌(图)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09日06:21 楚天都市报
本报记者刘雄 提前整整一年,省队的医生就前往北京,为正在国家队集训的赵菁进行专职服务; 每个星期,省队领导都会与赵菁本人、赵菁的教练联系,询问一下其训练及生活的情况…… 从北京,到武汉,虽说有一千多公里,但赵菁的一举一动,都牵动着湖北水军的神经。毕竟,2008北京奥运,赵菁将争取成为代表鄂军的惟一一面旗帜,站在北京水立方的泳道前。就像省体育局游泳跳水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刘林芳本月初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的那样:对于我们中心来说,备战北京奥运的重心,都放在赵菁一个人的身上。 以“独苗”的身份冲击2008,赵菁身上的担子可不轻。毕竟,为了这一天,湖北游泳人已经等待了整整六年。 1996年,是湖北游泳的巅峰之年。就是在这一年的亚特兰大奥运会,我省泳将刘黎敏在100米蝶泳决赛中以百分之一秒的微弱差距负于美国选手范戴肯,获得银牌。这也是湖北泳将的惟一一块奥运奖牌。 可是,自从2001年刘黎敏退役后,湖北游泳就彻底走入低谷:不仅无人再在奥运会上露脸,就连国字号队伍中也无湖北泳将的身影。 后备人才的薄弱,成为制约湖北游泳的瓶颈。“湖北一到夏季,游泳的小孩子很多,但大多数人是在水里泡一泡消暑,玩一玩水,但进行专业游泳训练的人并不多。”刘林芳这样形容目前湖北省专业游泳培养的现状。 现实,的确有些令人失望;但即便是困境,也不能束手就擒,仍需设法突围。 良师出高徒,湖北游泳队的变革,首先从教练的变革开始。据刘林芳介绍:这些年,我们的教练打破了常规,敢于在训练手段、方法上进行创新,从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例子,那就是赵菁。从选材的角度来看,赵菁并非是最好的,特别是在非常关键的肺活量方面,赵菁比好多优秀选手都要差。但即使是这样,我们的教练仍然用新手段将赵菁给培养出来了,并且在13岁时就开始冒尖了。 从曾经的辉煌,到如今的突围,湖北水军一路走来非常辛苦。 据刘林芳介绍:目前我省游泳队有3人被选入国家集训队,全部是女队员,分别叫赵菁、李佳星、洪文文。2人在国家队代训。同时,赵菁在省队时的教练石晓铭也进入国家队。 16岁的赵菁,专攻仰泳(100米和200米)。在国内该项目上,她已经属于顶尖级选手。 至于李佳星,原来是游长距离的,但现在在短距离仰泳上冒了出来。六城会上,她在200米仰泳上夺得第二,比赵菁的成绩还要好,赵菁只夺得第三名。 洪文文,1986年生,年龄大一些,但训练比较刻苦,有时候也进前三。她主攻蝶泳100米、200米。但如果全国的顶级选手都参赛的话,洪文文要进前三名就比较困难了。 展望2008,刘林芳表示:这些年,我们经历艰难突围终于走过最低谷,并且开始有了一点小小收获。赵菁的出现,改变了自刘黎敏退役后近六年国家队无我省运动员的局面,以及无我省教练员的局面。“女子项目,我省泳将已经在全国占有一席之地,但男子项目还是一块短板,仍需努力。” 链接 指数 历史辉煌指数★★★★☆ 当前人气指数★★★☆☆ 奥运夺金指数★★☆☆☆ 速读 我省游泳队成立于1958年,当年参加了全国女子游泳运动会,并取得了4×100米蛙泳接力第五名。从那时候起,湖北游泳队基本上年年都有所建树。改革开放以来,在世界大赛中获7枚金牌,破3次世界纪录;在亚洲大赛中获5枚金牌,其中,亚运会4枚金牌;在全国大赛中共获45个全国冠军,其中,全运会一个冠军。国际健将刘黎敏在第26届奥运会上获银牌。湖北游泳队在经历了多年的新老交替过程所带来的阵痛,经过卧薪尝胆,艰辛付出后又有新的突破。 辉煌时刻 刘黎敏勇夺奥运银牌 刘黎敏,1976年出生,湖北武汉市人,国际级运动健将。1994年夺得第七届世锦赛100米、200米蝶泳冠军、4×100米混合泳接力冠军,并打破该项目的世界纪录;1996年夺得亚特兰大奥运会100米蝶泳亚军;1997年夺得世界短池锦标赛200米蝶泳冠军。1998年8月就读于美国内华达州立大学,后获得经济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刘黎敏就留在内华达州旅游局工作。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