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运亚军困扰中国射箭数十载 08有望借新规一箭翻身(2)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7月19日11:23  北京晨报

  专家看法

  东道主夺冠是“惯例”

  对于射箭这个项目来说,主场优势对东道主非常明显。过去的6届奥运会中,东道主箭手都把主场优势化为动力,成功问鼎桂冠。这些主办国中,甚至有些在射箭项目上并不具有传统优势,而他们的表现给射箭运动带来了惊喜,并大大推动了射箭运动的发展。我非常看好中国队,他们很可能继承这一传统。中国箭手在历届奥运会的表现都非常出色,对他们来说,这更是一次非常好的机会。特别是女子选手,非常有希望。

  近几届奥运会里,中国队离金牌非常近,多次拿到银牌,在雅典甚至是以一箭之差错失冠军。去年的世界杯比赛上,中国箭手也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运动员,不论个人还是团队都非常有战斗力。不过韩国箭手在女子项目上的统治地位非常稳固,已经连续多年获得女子项目冠军,意大利、澳大利亚以及俄罗斯选手也有机会,中国队想撼动她们的地位非常困难。此外,射箭项目其实是心理对抗非常强的运动,临场发挥和适应现场氛围的能力很重要。

  在男子项目方面,包括美国、英国、印度、法国运动员都在近几次比赛中表现出色。中国男子选手近几年也取得了长足进步,比赛结果非常难以预测,说不准中国男箭手会给世界带来惊喜。

  汤姆·蒂艾伦(国际射箭联合会新闻官)

  对手探营

  稳坐箭坛头把交椅 内外兼修满营名将

  韩国箭队 难寻软肋

  韩国射箭一直位居世界前列,自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韩国射手在女子射箭个人项目上连续六次封后,在这期间,韩国共夺得14枚射箭奥运金牌。日前,韩国公布奥运射箭比赛名单,朴成贤、朴敬模分别领衔韩国女队和男队,誓将金牌收入囊中。而韩国教练在接受记者专访时,也透露了夺冠秘籍。

  名将领衔 志在金牌

  12岁开始射箭训练的雅典奥运会两枚金牌得主朴成贤无疑是当今女子箭坛的第一人,在雅典奥运会上,正是朴成贤在重压之下射出的最后一个10环,让中国女队以1环之差惜败。而在今年世界杯上,朴成贤也表现得非常稳定。她表示自己将为卫冕奥运冠军而战。射箭比赛也被韩国队视为必须保证的夺金项目,其中女子射箭项目将向个人赛七连冠以及团体赛六连冠发起冲击。

  韩国男选手朴敬模在雅典奥运会上登上了男子团体的最高领奖台。而在今年的射箭世界杯第三站的比赛中率领韩国男队以总环数2039环的成绩创造了新的男子团体世界纪录。韩国男队中的另一位选手林东贤则在此前的世界杯上,以完美的表现击败朴敬模夺冠,这两人可谓是韩国的夺冠双保险。

  合理培养 体系完备

  “从小学到大学再到进入专业队乃至国家队,韩国都有专门的射箭学校和射箭队。”韩国国家队教练田仁秀说,“正是完善的机制,保证了选手成熟稳定。”

  “韩国共有50多个小学有专业射箭队,孩子们每天进行两小时左右的基本功练习,培养他们的意识和感觉。中学是取得成绩的重要阶段,每个省份都有特定中学有射箭传统。初中生每天要射500支、高中生每天要射600到700支箭,而在高中取得好成绩的运动员,将得到直接升入大学并减免学费的奖励。”田仁秀说,“大学后,部分运动员训练时间将减少,韩国有男子11支、女子16支专业队,这将保证运动员的日常生活。如果进入国家队,他们就将开始职业生涯。”

  赛练结合 领导重视

  “领导的重视以及合理的比赛设置也对运动员的成长至关重要。”田仁秀说,“小学起,韩国各省内每年就有6到7次的比赛,全国比赛也有3到4次,中学阶段比赛就更为专业。到高中后,我们还有个人积分,国家队教练可以通过这套积分系统发现优秀人才,将他们提前调入国家队。”田仁秀说道,“专业队每年有6、7次比赛,运动员竞技状态和收入都得以保障。”

  “由于相关部门重视,运动员待遇都不错。在学校时,大部分射箭器材和费用都是学校和相关机构承担,在取得成绩后,国家还会给运动员发奖金。”田仁秀笑笑说,“通过比赛,运动员不仅得以在实战中调整心理状态,还保障了生活,可以全身心投入到射箭运动中。”

  选手内敛 性格适宜

  “韩国人的性格比较含蓄、内敛,适合这种相对静态的运动。”田仁秀分析,“我们从始至终都保持热忱,这也许是韩国人在射箭项目上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田仁秀自豪地表示,韩国的射箭运动员从小就几乎每天都要进行少则两个小时,多要四五个小时的训练,从不间断。训练中,运动员非常自觉,从不偷懒,教练员严格要求,不容一点马虎。我们把这当成自己的事业,全力以赴希望做到最好。“相比于日本将近2万的射箭人口,韩国可能只有1700到1800名射箭选手,而专业选手不过300人。我们取得成功不仅仅依靠形式,更有文化内涵作为支撑。我想正是诸多综合因素加在一起,使得我们取得了这样的成就。”

  本版撰文/晨报记者 宋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