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

何振梁三说刘翔:祝竞选IOC委员成功 为他减压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3月17日08:14  东方网-文汇报

  雅典奥运会上,男子110米栏的颁奖仪式成为国人记忆中难以磨灭的一幕。何振梁、楼大鹏、刘翔分别作为国际奥委会委员、国际单项体育组织代表以及运动员进行颁奖、献花及领奖。那是何振梁与刘翔第一次走到一起,之后两位中华骄子便结下情缘。刘翔曾动情地说:“感谢文汇报,让我在雅典奥运会后再一次见到了何老,当面聆听他的教诲。”那是两年前,本报主办的“文汇讲堂”活动让这两位中国体育的骄傲在2004年后首次相逢。而昨天,尽管何老独自出席报告会,但他仍然在150分钟的讲演中三次提及刘翔,对其爱护、关心、鼓励之情溢于言表。

  预祝刘翔:竞选运动员委员成功

  第一次说起刘翔,是何老在谈到奥林匹克运动的四大支柱时。除了国际奥委会、各国(地区)奥组委和各单项运动国际组织外,构成奥林匹克大家庭的第四大支柱便是运动员。何老介绍说,自从国际奥委会开始接纳运动员成为其委员开始,中国有一些出类拔萃的代表就曾参与过竞争,但由于当选者往往是西方媒体报道较多的那些项目的运动员,而发展中国家或者小项目的选手,哪怕成绩再好也不容易当选。“所以,邓亚萍之前几次竞选都没成功,杨扬也落选了。”经历过几次惋惜,何老如今对刘翔寄予厚望,“今年中国奥委会推出刘翔竞选国际奥委会的运动员代表,我衷心祝愿,他能在体育竞技方面获得好成绩之外,也能正式被选举为国际奥委会委员。”

  期待刘翔:呼吁大家为选手减压

  尽管何老本人毫不掩饰对刘翔的期望之情,但他仍要求大众平静对待一切,希望大家在北京奥运会上,能给以刘翔为代表的中国运动员一个宽松的比赛环境,别让他们背上过于沉重的压力。“2000年悉尼奥运会上,我国金牌总数名列第三;2004年雅典奥运会上,金牌总数列第二。虽然国际奥委会不主张把国家进行排列,这只是媒体排列的结果,但这份结果还是对各国和地区造成了压力。”何振梁说,尤其是有些人开始联想“2000年我们得第三,2004年得第二,2008年呢?”这种联想显然是不符合实际的。国家体育总局多次重申,北京奥运会上我们并不追求金牌第一。而且事实上,我们从整体实力来讲也确实比美国和俄罗斯都有一定差距。尤其是中国军团在雅典能够在金牌榜上居于次席,相当一部分金牌都是与对手直接较量而得。“据统计,中国有6枚金牌都是与俄罗斯进行决赛争夺的,居然都被中国拿到手了。6次决赛6次全胜,这样的几率能有多少?”何老表示,就像女排决赛那样,俄罗斯再多拿一分就能赢得冠军,只是因为中国女排姑娘发扬了顽强拼搏的精神才将金牌争取到手。“这样的情景,我乐意看到重现,但我还是希望大家能够理解运动员,他们尽全力了,到底能得第几,还是客观一点,不要给他们造成太大压力。特别是上海的同志,不仅上海,全国都希望刘翔能够得到好成绩。但是我希望不要给他太大的精神压力。太大的精神压力并不利于运动员发挥。”何振梁说。

  赞赏刘翔:他充满自信尊重对手

  最后,从奥林匹克与人文精神展开报告的何振梁又将话题转回奥林匹克的本质。在他看来,奥林匹克运动不只是一个体育竞赛,更是一个教育运动,如果奥林匹克运动失去了人文精神,也就丧失了它的教育功能,运动员也就不再是青少年的榜样,而沦为类似古罗马时代的角斗士。老人还幽默地表示,运动员要牢记奥林匹克的荣誉,明白自己肩负的责任,而不是说想玩就玩、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更不要像那些球踢得不怎么样、打架倒是在行的那些人一样。

  何老殷切期望,中国的优秀运动员不仅要在比赛中体现出拼搏精神,更应为青少年和社会各方面树立一个具有良好道德风尚的榜样。“我再提一下刘翔。他开朗的性格,他的自信心,对对手的尊重,确实都体现了一个奥林匹克运动员应具备的素质。”对之前流传的刘翔过于自信的言论,何老则显示出他对中国飞人的极力爱护,“我不认为他是盲目自信的,相反,这个自信基于他的刻苦训练,这正是我们中国人该有的属于自己的民族自信。毕竟,刘翔在自信的同时,他对竞争对手十分尊重,并不是傲视一切。我认为运动员就该像他这样。”本报记者王彦沈雷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