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杨健:中国女子马拉松质的提高 谁才是真正的希望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7日18:26   新浪体育

  中国运动员创造了奥运会最好成绩,也实现了历史突破,周春秀和朱晓林竭尽了全力,表现出了超强的意志品质,确实令人感动。

  周春秀在赛后也说:“我尽力了,我知道大家可能对我的希望值太高!”这确实是大实话,由于媒体的过度炒作,人们太期待这枚金牌了,但是实际上我们只是去摸到了它的边际,还没有绝对的冲金实力。在这种压力下,能够有最后与肯尼亚名将恩德列巴的冲刺之争,获得铜牌确实不容易。

  今天的比赛夺冠的罗马尼亚名将托梅斯库以绝对实力最为保障,运用完美的复合即时状态的战术,没有悬念的获胜,她在20公里的突击性的加速确实存在风险,但是可以极大的弥补她最后冲刺能力差的致命软肋。亚洲和欧洲选手在最后1、2公里的无氧冲刺能力上与非洲运动员存在着明显的差距,只有运用这样的突击战术才有获胜的机会,但是这样的战术是以绝对的实力为依托的,所以所有的对手输得应该是心服口服。

  中国运动员在这个项目上确实有着质的提高。

  一,我们的大赛经验明显增长。马拉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公路项目,需要处理的细节太多,对比赛和对手的阅读能力会决定最终能不能把自己的水平发挥出来。以前我们没少吃亏,练得很好,但是到大赛就被憋住了。为什莫?很多场面我们没见过,也就不知道怎末处理。举个例子,肯尼亚老将恩德列巴是最会比赛的老队员,他总是能合理的找到最隐蔽的安全的跑动位置,另外在拿水等细节和超越时机的把握上总是棋高一招.因为接近百场地大赛经历,马拉松赛场上的所有情况她都见过,有些时候一种靠积累建立起来的条件反射反应会帮助她胜.今天我认为周春秀得战术选择大体是对的,帮助她正常的发挥了水平,这也得意于她在近几年国际大赛较高频度地稳定发挥。

  二,我们以前的后程冲刺的弱点有了质的提高。中国运动员不缺狠劲和训练量但是天生的条件制约我们欠缺速度。在耐力型的项目中,这方面显得越来越重要。前三十五公里跑的再好,我们摆脱不了非洲选手,后面肯定没有机会。但今天的周春秀在最后300米和恩德列巴的银牌之争确实显示了我们在这方面的进步,虽然经过彼此之间的两次超越,周春秀惜败,但是我们的运动员从没有在大赛中的这个阶段显示出如此的冲击力。这也说明,通过合理的有针对性地训练,我们还是会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补强一直困扰我们的能力短板的。

  三,本次比赛再次证明了田径是成人的项目,特别是耐力性的项目。冠军托梅斯库38岁,亚军恩德列巴33岁,周春秀30岁。对于这个项目,30岁是一个黄金期。周春秀在赛后也说:“这是我的最后一届奥运会了。”确实有点可惜,但是我们的队员要比到三十五、六岁的几率非常小。像朱晓琳这样一直站在冠军背后的年轻人才是真正的希望。

  在马拉松这个项目上十几年的时间我们终于有了一些成就,找到了适合我们的道路,相对于奥运会冠军来讲,这些要显得更为重要。

  (杨健)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