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奥运观察:从刘翔因伤退赛说起 浴血拼搏该不该?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8日19:17   新华网

  新华社记者赵仁伟 树文

  18日,刘翔一退,举国皆惊!

  一时间,各种各样的说法像乱石一样“砸”向刘翔。同情者说,为刘翔的不幸遭遇而惋惜;接受者说,刘翔为了健康而退赛乃明智之举;批评者说,刘翔应该坚强地跑完全程。

  刘翔退赛事件,也让一个古老的体育话题重新被人们提起:赛场上的运动员在受伤情况下是否应该继续比赛?

  到底谁对谁错,也许永远没有一个正确答案,但争论必然会永远继续下去。

  浴血的悲壮

  让我们回望历史的一页: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男子马拉松比赛。比赛开始后4个多小时,有个运动员还在跑!

  他就是坦桑尼亚选手阿赫瓦里。当受伤滴血、肩部脱臼的阿赫瓦里以比人们散步还慢的步伐进入主体育场时,他受到了英雄般的欢迎。

  “我的祖国把我从7000英里外送到这里,不是让我开始比赛,而是要我完成比赛。”

  阿赫瓦里从此以“最成功的失败者”的形象名垂青史,他的这句名言,也成为奥林匹克精神最好的注解。

  拼搏,历来是体育竞技场上不变的主题。为了胜利,为了更快、更高、更强的目标,当难以避免的伤病不期而至,当不可预测的意外出现时,许多运动员选择了坚持。

  男儿至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也正因为此,在世界足坛,贝肯鲍尔永远比克鲁伊夫伟大,这绝不仅仅是因为两人技艺有高低,也不是因为贝肯鲍尔夺得过世界杯冠军,而是因为贝肯鲍尔在锁骨骨折的情况下,吊着绷带拿下了世界杯冠军!而克鲁伊夫却因为和球队的矛盾退出了国家队。

  还有篮球之神乔丹,在1998年的总决赛上,严重腹泻的他战斗到几至虚脱,最后拯救了全队,夺取了总冠军。

  世界体坛,此类的悲壮数不胜数。

  北京奥运会上,同样发生着一幕幕感人的场景。

  8月12日晚,男子举重69公斤级,韩国名将李培永第一次挺举时左脚抽筋,此后他一瘸一拐地走上举重台,结果连续两把失败,没有成绩。但现场的观众给了李培永这个中国队的“对手”潮水般的掌声。

  李培永在赛后说:“如果我不出去进行最后一次试举,这将会是我有生以来最大的一次遗憾。现在,我尽了自己的全力了,我已经没有任何遗憾。”

  8月14日的女子柔道78公斤级决赛中,25岁的中国姑娘杨秀丽在与古巴选手卡斯蒂略对抗中右眼下部受伤,肿起的脸把右眼挤成了一条缝,但杨秀丽毫无退却。站在冠军领奖台上,脸部肿胀的杨秀丽也更加美丽。

  在奥运会这个世界体育最高的竞技舞台上,许多运动员正是带着这股拼了命的劲头在参加比赛,不断挑战自己身体和意志的极限。尽管最终有人成功,有人失败,但他们身上的那种血性之美感染着每一个人,成为激励人们勇于面对生活的强大动力。

  在奥运会这个世界体育最高的竞技舞台上,还有很多运动员担负着国家的重任,尤其是一些弱小的国家,一些不被外人了解的国家。他们的选手,更是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大使”,当选手们心里一旦想到了这些,他们将变得无所畏惧。

  永不放弃,超越极限,为了自己,也为了祖国。正是这种浴血拼搏想要表达的内涵。体育,往往被称为不流血的战争。事实上,在与自身、与对手的直接对抗中,流血事件并不少见。而这时的继续奋斗,顽强拼搏,正是体育的魅力,正是奥林匹克的魅力,也是人类奋斗精神、民族荣誉感的体现。

  健康最高贵

  但是,对于运动员来说,每当受伤后,都必须带着明知不可而为之的劲头去继续比赛吗?或许未必。

  历史上,同样有过惨痛的案例。

  雅典奥运会之前,中国女排的当家球星赵蕊蕊患上“右小腿疲劳性骨折”已有半年时间。但中国女排太需要赵蕊蕊了,从上到下都希望她尽快康复,回来比赛。在这种急切的和过分重视比赛结果的心态下,奥运会前一个月,并未彻底康复的赵蕊蕊开始训练,并参加了3场与波兰队的热身赛,这让她的骨头又出现裂缝。为了拿下奥运会首场比赛,教练又冒险让赵蕊蕊上场,结果两分钟后她伤病复发,被紧急送往医院。

  就这样,赵蕊蕊成了让人心疼心痛的“玻璃美人”,开始了长达3年多的恢复治疗和漫长等待。所幸,有了命运之神的眷顾,赵蕊蕊又出现在北京奥运会的赛场上。

  到底金牌重要,还是运动员的健康重要?赵蕊蕊事件曾经引发中国体育界的大讨论。长期以来,中国运动员熟悉的是顽强拼搏、“三从一大”这样的理念,听到更多的是“轻伤不下火线”这样的教导,这些都没有错,并且成为中国体育人令人尊敬的精神品牌。

  但随着时代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逐渐发生变化。以人为本、给予运动员更多的人文关怀,成为人们开始普遍接受的理念,没有什么比运动员的健康、身体和前途更重要。刻苦训练、顽强拼搏是必须的,但必须以运动员的身体健康为前提,并且要以科学指导为基础。只有这样,运动员的运动生涯才会更长久,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反之,如果急功近利,为了一时的成绩去拿运动员的健康去“赌博”,必然因小失大,不仅会给运动员造成毁灭性的损害,也会留下负面影响。

  而刘翔,一直以来正是这方面的“正面教材”。2006年初,刘翔不小心扭了脚,对于这样的小伤,大多数运动员都司空见惯,一般休息两周就恢复训练比赛。但刘翔的治疗恢复期却是两三个月,并因此放弃了几站比赛。而就在当年,刘翔打破了世界纪录,达到了自己运动生涯的巅峰。

  人们不会忘记,2006年2月13日,都灵冬奥会双人滑比赛中张丹在摔倒后重返赛场的动人一幕。肩负冲金任务的张丹/张昊在尝试从来没有人在世界大赛中完成过的“抛四周跳”时,不幸张丹落冰时摔倒,此时音乐停止,比赛中断。张丹勉强滑到了场边,就在人们以为比赛结束时,张丹却选择了继续比赛,最终高质量地滑完比赛,奇迹般地获得银牌。中国队教练姚滨赛后告诉记者,张丹上场继续比赛是她自己作出的决定,队医和教练组尊重了她的意见。正是因为张丹不是被“逼”上场的,她的坚强也才真正感动了世界。

  需要强调的是,除了坚持尊重科学、重视运动员的健康的指导思想外,运动员在受伤时能不能继续参赛,在听从了医生的意见后,还必须尊重运动员本人的意愿。因为,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和伤势程度,运动员自己的判断可能更准确,他们能够自己把握分寸。

  现在,刘翔又受伤了,在最不应该受伤的时候,在全中国人都期待他能有精彩表现的节骨眼上。所有人都无比惊讶,都扼腕叹息,但受伤已成事实,在这样的情况下,退出比赛是对刘翔最好的保护。如果带伤上场,谁能为刘翔的健康、为刘翔的未来担保呢?

  实际上,遭遇厄运的并不只是刘翔,他的竞争对手、美国名将特拉梅尔,中国举重队奥运会卫冕冠军石智勇都在北京奥运会上因伤退出。此前,更有好几位网球巨星都是因伤退出。

  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自己,是一种理直气壮、不需要其他任何多余解释的选择,人们自然也能理解。

  关于“浴血拼搏该不该”这个问题的争论从来没有停止过。不同的价值观,不同的文化背景,对此都会有不同的解读。

  我们这个星球,本来就是多姿多彩;甚至我们每个人,都有各自的多样性。在这种层面,我们何不宽容一些。多种文化观、价值观并存,本来就是和谐奥运的追求。

  对于当事者本人,功过任人评说,但求无愧于心。

  对于我们这些观众,你浴血拼搏,我热烈鼓掌;你因伤退出,我举手支持。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