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中国军团 > 杜婧于洋夺得羽毛球女双金牌 > 羽毛球 > 正文
“如果女双再拿不下来,中国羽毛球队就不要提什么奥运梦想了。”在出征奥运会之前,中国羽毛球队总教练李永波曾经这样豪言。
女双一直是夺金保险系数最高的一个项目。然而,本届奥运会,只有杜婧/于洋一对小将跻身决赛。昨晚,她们不辱使命,直落两局击败韩国组合李孝贞/李敬元,取得金牌。
奥运前一度受伤痛困扰
杜婧、于洋这对小将从开始配对至今,以极快的速度上升,直至成为国家队女双主力冲金。但是,在她们的成长过程中,伤病却是影响她们进步的最大障碍。
近两年,杜婧和于洋一直处于受伤、停练、复出参赛、再受伤的恶性循环中。2006年10月的世界杯赛,于洋在混双比赛中不慎将膝关节内侧韧带拉伤,后停练两个月,她和杜婧因此放弃了多哈亚运会;去年奥运积分赛首站,杜婧的脚底肌膜意外断裂,两周无法正常训练,使得她们在新加坡超级赛上无缘前四。
随着杜婧脚伤的好转,杜婧和于洋好不容易恢复到较好的竞技状态,在接下来的印尼公开赛、泰国公开赛等比赛中表现不俗,先后拿过一个冠军、一个亚军,奥运积分的增长势头喜人。然而,就在两人全力准备去年的世锦赛时,一个噩耗从天而降。
去年8月,出征世锦赛的前几天,在队里安排队员进行的每年一次的例行体检中,杜婧被查出腹部有囊肿,必须立即做手术。听到医生的诊断后,一向大大咧咧的杜婧被惊呆了,半天没回过神来。
术后,杜婧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尽快恢复,争取早日回到比赛场上。急得火烧火燎的杜婧手术后第二天就咬着牙,挣扎着下地。住院7天,她在病床上根本躺不住,每天一睁眼,就开始在医院里来回走动。
杜婧手术后不到一个月,就回到了训练场上。当时,留给她和于洋争取奥运积分的比赛也只有六七个。幸好,两人最后一路闯过来了。
教练眼中的“小男双”
杜婧、于洋都来自辽宁省队。在辽宁省体校羽毛球教练宋庆华眼中,于洋和杜婧就是一对“小男双”。
宋庆华说,于洋和杜婧是从2001年开始确定打女双配合的。2001年的全运会,在女双一场关键比赛中,原来和杜婧打配合的主力队员刘仲腿部意外受伤,不能参加比赛。就在他发愁时,一直坐在替补位上的于洋主动找到他,“她说请队里相信她,让她和杜婧打配合”。
于洋的勇气给宋庆华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说,在全运会这样的重大赛事中,很少有队员能够站出来主动请缨,“她愿意主动承担责任,这是很少见的”。宋庆华说,虽然他很犹豫很担心,但看着于洋坚定的眼神,他一狠心一咬牙同意了。最终,于洋没有让宋庆华失望,夺回了团体赛的关键一分,“我执教十余年了,这样的情况于洋是独一个”。
在宋庆华眼里,杜婧同样也是男孩样,性格属于粗线条,平常大大咧咧的。
因为于洋和杜婧都来自鞍山体校,具有相似的性格,宋庆华专门为她们量身打造了一套“男性化”打法,“平常在队里,她们就是我的‘小男双’,谁来打也不怕。”宋庆华兴奋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