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中国备战 > 中国女篮征战北京奥运会 > 篮球 > 正文
记者潘谨勤述评 当中国女篮的姑娘们从海宁飞回北京,期待着8月9日和西班牙的生死战,汤姆·马赫还在琢磨首发阵容。
这位澳大利亚人在北京奥运会之前的最后一场热身赛中,摆出一套令人瞠目结舌的阵容,陈楠不可或缺,苗立杰、卞兰和宋晓云联袂出席,但这四个人之外,马赫派出的是只有1米84的隋菲菲。
一大四小,到底是迷魂药,还是夺命枪?从马赫来到中国开始,他就一直在强调内线,甚至还派出“三高”———场上三名球员身高在1米90以上。在2006年世锦赛,“三高”变成“三小”,苗立杰+任蕾+宋晓云,任蕾的伤让她退出北京奥运会,可是“三小”却变本加厉,成了“四小”,除了陈楠,其他四名球员没有一个身高在1米85以上。
这更像是在赌博,马赫赌到了钻石杯季军,但这个荣誉和奥运会的成绩比起来不值一提。他之所以要强势出击,剑指拉脱维亚,意在西班牙。中国女篮要想进军前四,就要在小组赛中拿到好名次,而首场和西班牙的比赛就是生死战。6年前,中国姑娘们在争夺世锦赛第五名的比赛中,19分输给西班牙;4年前的雅典奥运会,她们小组赛第二场再碰西班牙,让对手打出19比0的开局,首节就输掉20分。
两场输球,中国女篮都是一开场就被对手打了个措手不及。马赫要想在西班牙身上捞到开门红,就要出绝招。这“四小”是否就是马赫最后的绝胜之道?
哪怕是在女篮最强调速度的年代,“四小”也不多见。所以这可以理解为马赫在最后一场热身赛中,放了一把烟幕弹。但偏偏她们赢了,烟幕弹变成了真正的夺命枪。而攥着枪把的,就是逐渐转型并且愈发犀利的隋菲菲。
2006年开始,隋菲菲的伤病就成了马赫心头的痛。世锦赛输给捷克后,他咬着牙一字一字往外吐:“我们的伤病实在太严重了,很多战术打不出来。”但那时的隋菲菲,拖着伤腿还在尝试一次次往里突。现在一切不同了,钻石杯上不管是打马里还是拉脱维亚,隋菲菲都在三分线外接球策应,即便往里突,更多也是分球。而她在三分线外的准头也值得信赖。马赫用隋菲菲的组织解放了苗立杰和卞兰,也解放了他自己。
女篮自从步入马赫时代,就一直在和篮板较劲,甚至有时候放弃速度,也要保住内线。可越想霸住篮下,越让人疯抢篮板,世锦赛上如此,到了钻石杯上还是如此。
所以和拉脱维亚的季军争夺战,更像是马赫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隋菲菲的强势表现是一个方面,马赫思维的转变则是另一个方面。在这场比赛中,姑娘们疯狂抢断,快速回防,让击败了俄罗斯的拉脱维亚手足无措。这是一支完全不同的中国女篮,未必是最好的,但却打出钻石杯中最出彩的一场比赛。
疯狂之后,问题接踵而来,当马赫派出“四小”首发,将隋菲菲、苗立杰和卞兰这三名中国女篮最好的外线同时放在场上,就意味着外线无人可换,用陈晓丽或者张晓妮换下隋菲菲,回到常规阵容,但这样的节奏改变,对落后的形势没有一点帮助。也就是说,一旦“四小”被遏制,女篮就将陷于绝境。真要打一大四小,就要让女篮在钢丝上走一遭。
8月9日的五棵松体育馆,当中国女篮的首发谜底揭晓,我们就可以看到她们到底能有多坚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