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但凡当事者,嘴里最终吐出来“不知道”三个字的,要么是真的稀里糊涂,要么就是不方便说、不好意思说。
尤纳斯的那句“我不知道”,等于把他推到了那两个答案的夹缝中。很难受,又很尴尬,因为中国男篮痛失好局而难受,又因为他将要承受的任何一个答案而尴尬。前三节时间领先世界冠军西班牙足足14分,优势最大时还曾达到15分,可就是最后的那15分钟时间里,尤家军输了24分,虎头,蛇尾。
假如没有那最后15分钟,这无疑是中国男篮数十年来的最大胜利。即使有了那15分钟,这依然是中国男篮最值得铭记的比赛之一。关于这场尊严之战的正面意义,我们已经没有太多的必要去连篇累牍,因为该深入人心的东西自已深入人心,中国男篮接下来紧锣密鼓地迎战安哥拉、德国与希腊,那些东西都是财富。可是,那些最终把中国队拐向失利的东西呢?
我相信,尤纳斯脑子里装的,其实就是这些东西,太多的情感纠缠在一起,他没有张口的冲动而已。只是他却忘记了,输球必有责任,一句“不知道”可以模糊观者的视线,却无法打消众人心中的疑惑。不愿意批评队员,还是不愿意追究自己?
我跟同事开玩笑说,中国队这场球的遭遇,就好比一个贴着冰壁向上爬的攀登者,已经看见了峭壁上的那朵雪莲,甚至已经只有胳膊那么长的距离,一伸手却忘了自己身在何处,径直滑落下去。该提醒的那个人,或者说该提前做好准备的那个人,就是领着攀登者一点点努力的向导,他的名字叫做尤纳斯。
没有尤纳斯,中国队肯定没办法跟西班牙队那样相持,这是谁也无法撼动的真理。如果我们拿眼前的这支中国男篮,跟四年前雅典奥运会上的那支“哈家军”相比,明显改善的是整体防守,明显增强的是每一名球员的自信心。中国队的赛程编排并不是那么有利,可是打美国等于是涨信心,打西班牙几乎又要爆满信心,这都是以往历任本土教练难以塑造的性格。更不要忘记,老尤从来恪守“姚核心”的战术理念,然而这两战里却是其他位置轮番出彩,你能说老头子没全心全意?
而且他还有一条跟本土教练不同:不挑对手,不言取舍。中国男篮最先两次杀入世界八强,都是韬光养晦加重点出击的结果,2004年哈里斯在形式上将中国男篮导入另一条轨迹,2008年尤纳斯却仿佛要从骨子里完成这种转换。这没什么不正常,老尤出自天不怕地不怕的立陶宛篮坛,他带立陶宛时从来都会让西班牙队成为手下败将,手下弟子换成“移动长城”,没有实力优势,起码也不会有心理劣势,大不了脖子一拧眼一瞪:拼!
有讲究的偏偏就是这个“拼”字。尤纳斯强调宏观气势没错,却免不了遗留微观层面的疏忽,而恰恰中国男篮这一战前紧后松,就在于某些细节的处理不那么恰当。姚明是这场比赛的焦点,甚至比赛结束后有不少声音透着对巨人的不满意,不满意他自第四节起的不支,可你不妨转念想想,既然姚明打完四节已经露出疲态,身上还背着4次犯规,加时赛初始为什么不能用王治郅和易建联搭档?
思维有定式,其实是老尤挥之不去的一个特性,即便本届奥运会上他改用孙悦打首发,是一种大胆且有所收获的尝试,也无法修正其在更重要层面的固有认识。具体到三大中锋的使用问题,事实上老尤现在的策略就是姚明占死中锋位置,王治郅和易建联则相当于“合二为一”出任大前锋,前者主攻,后者主防。这种模式下,易建联的发挥空间受到极大程度的挤压,所谓的进攻机会也往往不是他最熟悉的方式,球迷抱怨易建联状态糟糕在其次,重要的是中国队等于没有充分利用阿联的能力。
不知道尤纳斯为了一场实力沮丧之余,会不会去仔细打量这些他眼里再熟悉正常不过的东西。我们只知道,中国男篮冲击奥运八强还需要尤纳斯;中国男篮争取击败安哥拉、德国,尤纳斯更需要知道从哪些细节做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