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男篮历史上不缺优秀控卫 迷信单一标准导致恶果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5日12:22   体坛周报

  中国男篮连续三场精彩的表演,加上我们史无前例的世界级中锋,很多人会认为,这是中国历史上最优秀的男篮。

  且慢。前苏联队在1960年和1964年奥运会上蝉联亚军。1963年,刚好是两届奥运的空档,前苏联篮球队来中国和我们的国家队、八一队各打了两场球。第一场国家队赢了5分,第四场在比赛临终时中苏两位裁判不同判罚的争议中,中国队1分惜败。同年,中国队在全部社会主义国家参加的友军篮球赛上获得亚军。九十年代我有幸见到当年国家队队长钱澄海。我问钱导:您当年所在得和现在的国家队,哪一支在各自时段的世界上位置更靠前?钱导说:“不好讲,现在参加大赛要打一系列的比赛;当年最好的战绩是一两场友谊赛,可比性不强。”我钦佩钱导的谦逊。但我还是认为,当时的国家队有可能进入世界第五、六名。

  中国队惜败西班牙。懂点球的人都看明白了,姚明体力复原的再好点,或中国的控球后卫能力再强点,这场球赢定了。姚明的体能、西班牙最初的轻敌都是偶然的因素,中国的控卫则是更恒常的因素。

  而当年中国队最不缺的就是控卫。我们曾一胜一平的奥运亚军前苏联队中有个大名鼎鼎绰号“火箭”的控卫阿拉恰强(身高好象不足1.80米)。比赛中,中国控卫钱澄海的风头几乎盖过“火箭”。社会上盛传,赛后“火箭”问钱澄海:刚才你从我身后突然窜到我身前,这动作是怎么练出来的?如果不是置身封闭的时代,钱澄海、杨伯镛会世界闻名的。钱澄海之后的四川控卫,号称“球霸”的蒋克礼控球也很了得。

  这不难理解,中国人种的主流中,比较容易找到优秀的控卫,寻找姚明要难得多。问题的蹊跷就在这里。现在我们有了姚明,还有大郅、阿联,却没了优秀的控卫。说起来思路也简单,就是从文革苏醒过来后,发现外国队都有2.10米以上的中锋,找不到对位的中锋这球就不好打了。于是国内强队都开始找大中锋。但国人中难寻这样的大家伙。直到改革开放十几年后,伙食好了,寻常百姓可以敞开了吃肉了,带有超高基因的正常孩子才真正长成了小巨人。伙食不行,那基因有也是白搭。被外国大中锋欺负的过程中,我们强化出一个思路:篮球的选材就是发现大个子,灵活的大个子更好,笨一点也聊胜于无,反正是要找大个子。十几年下来,大个子有了,精灵般的控卫没了。反倒是人家美国队还有个1.84米的埃弗森。中国队中还有这样身高的球员吗?我们是小个子的国度啊,岂不咄咄怪事。

  清人龚自珍说:“我劝天公冲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何来天公?其实天赋就是基因。中国这么多人,基因中必是有胖、有瘦、有高、有矮、有智谋超群的、有天赋神力的。但基因就像种子,不具备后天的条件是不能发育的。后天的条件有二。其一是物质条件,即营养要跟得上。其二是人为的筛选导向。现在营养没问题了,坏就坏在我们在诸多事情上都迷信单一标准。篮球是一个极好的例证:就是在这样一个长人居多的游戏中,扼杀多样性和异类也将导致失败。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