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中国军团 > 中国女篮征战北京奥运会 > 篮球 > 正文
沉寂了16年后,中国女篮第三次杀进奥运四强。前两次中国女篮的优势分别是整体作战以及身高优势,而这次在严帅马赫的细心调教下,女篮又成了防守至上的铁军。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上,女篮最终获得铜牌。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郑海霞率队摘得银牌。高峰过后,随之而来的是长达10年的低谷。2005年,澳大利亚人马赫取代宫鲁鸣挂帅女篮,虽然一年后的世锦赛姑娘们输了个灰头土脸,仅排名第12名,但篮协坚持让马赫贯彻防守第一的篮球理念。在马赫的严格治军下,女篮的防守大有改善。本届奥运会险胜西班牙、轻取捷克、横扫白俄罗斯,欧洲三大劲旅皆败在中国女篮手上。除了对美国一战外,中国女篮让其他4个对手的命中率都没有超过37%。
除了防守,篮板球和欧亚结合的快速进攻策略也是中国女篮的一大特色。首场对阵西班牙,中国队篮板赢了对手13个,第三场对新西兰更赢了17个。但淘汰白俄罗斯一役,因为篮板比对手少了19个,赛后马赫对成功晋级丝毫没有喜悦之情,反而对球队大加批评——这就是马赫的风格,他时刻要求姑娘们保持警惕。另外,女篮在进攻上也不乏“赶时髦”的打法,马赫用陈楠、隋菲菲、苗立杰、卞兰和宋晓云组成一大带四小的阵容。苗立杰个头不高但脚步灵活、得分能力极强,陈楠是非常灵活的内线,小前锋身材的隋菲菲则充当大前锋角色。女篮这套阵容机动性极强,与NBA太阳、勇士的打法非常接近。马赫十分清楚,与欧美强队硬碰硬,中国女篮肯定会吃大亏。
如今女篮还有争夺铜牌的机会,奥运前四已经证明了马赫的能力,如果他愿意再来四年,也许中国队会如他所望,离奥运金牌越来越近。 本报记者潘天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