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天清晨,我去送别了尤纳斯。中巴车门一关,在北京的清晨绝尘而去后,每个送行的人脸上,都免不了一丝感慨与惆怅。
还记得他来的时候,严肃而镇定;他走的时候,放松而从容。四年时间,老尤完成了在中国的使命,当初严肃中露出的微笑,和临走时松弛的微笑,有着不同况味。
尤纳斯说,如果从成绩上看,这四年,他并没为中国篮球做出改变,四年前,中国男篮进了前八,四年后,中国男篮依然是前八。但即使最苛责的人,也该明白,前八和前八有着多么天翻地覆的变化。
尤纳斯骨子里有着刚直不阿的气质,他不会为了迎合某个人某种关系而妥协折中。曾经和他有过几次对话,在对话中,他将这种气质表现得淋漓尽致。曾经有被淘汰的队员,埋怨他明知中外文化存在差异,却依然不肯适应,可尤纳斯堂堂正正地说:把我请来,就是让队员适应我的风格,而不是我去适应队员。于是适应不了他的,最后都没有留在国家队中。
他的坚持,让中国男篮尝到了甜头。其一是人才发掘。王仕鹏世锦赛一击绝杀、孙悦在北京奥运大放光芒,即便是遭受质疑最多的陈江华,老尤也从不懊悔自己的选择,他说,如果不是陈江华去年受伤长休,那今天的结果将会不同。
其二是他坚定不移的战术体系。他将欧洲的防守理念移植过来,最初开花结果,是在2005年的亚锦赛上,韩国队单节仅得2分,这一战彻底将韩国打垮,此后三年,也未能在中国面前抬起头来。他的防守理念,根深蒂固地灌输于队员心中,那些能够在训练中吃苦受累的队员,最后都修成正果。
尤纳斯固执。他的固执带来的未必是100%正确的结果,但至少积极多于负面效应。但也给他带来了不少烦恼,甚至引发下课危机,他最初以不懂中文为由,不理会外界评价,但后来也让朋友给他翻一些中文媒体的内容。他知道变通之道,他会慢慢去适应。他从曾经的口若悬河,到后来的一言不发,就是最大的变化。
他终于明白在中国要少说,但他没有偏离自己的价值轨道。
而尤纳斯也是幸运的。他的幸运在于遇到了一位开明的领导,李元伟对尤纳斯的鼎力支持,让他成功地走到了任期结束。他的幸运,也印证在比赛场上,2006年如履薄冰地进了16强,那一次,对他的非议几乎达到了顶点,尤其是他对CBA联赛的大肆评价,让国内很多篮球名家极为愤慨,甚至惊动总局,如果那次不能从世锦赛出线,恐将半途而废。李元伟在后来的一次私下宴请中,说起这事,也有三分后怕。而同年出征多哈亚运会,直到抵达,他才明白亚运会对中国的含义,所以那次在“失明”状况下夺冠,他终于笑得如释重负。从那一刻开始,他终于可以将全部心思放在奥运会上,再不用担心主帅生涯戛然而止。
和尤纳斯关系好的一些记者,都明白这个老头的个性。场上他很严肃,咆哮得像个狮子,场下他不难相处,带点儿幽默,带点儿狡黠。事实上,对媒体而言,他是个非常理想的采访对象,对球员而言,他是个可以学到真本事的教练,对球迷而言,他是个让中国队发生极大量变接近质变的外籍教练。
对于本土教练而言,想成为尤纳斯这般,并不容易。巨大压力和生存空间,会逼迫他们做出妥协。在尝到尤纳斯的甜头之后,中国男篮依然需要外籍教练的固执,强硬,和真正拿得出手的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