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邹市明:幸福来得好突然 比赛结束我有些言犹未尽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5日01:23   北京娱乐信报

  2分19秒!昨天下午,在北京工人体育馆,27岁、身高1米62的邹市明创造了中国拳击的历史,他在48公斤级比赛中1比0击败蒙古选手塞尔丹巴,为中国拳击赢得了奥运历史上的首枚金牌。

  意外

  没想到对手闪电般放弃

  昨天的比赛,蒙古选手塞尔丹尼由于身体感到不适,进行到第二局时放弃了比赛。对此,邹市明也感到很意外:“完全没有想到,到现在还没摸着头脑。想象中这一定会是一场恶战,我已经做好了最艰苦的准备。可能大家还没缓过劲来,本来也想过要打一场更棒、更精彩的比赛奉献给大家,结果有些意犹未尽吧,但是我觉得这个时候金牌还是最重要的吧。”

  感言

  用双拳证明了中国力量

  不过,尽管夺取金牌的方式过于简单,但创造历史的时刻还是足够让人激动,邹市明对着电视镜头大喊:“中国人的金牌,中国人的拳头!”

  他激动地说:“为这块金牌,为了中国人在世界上扬起自己的拳头,我付出了整整8年,不止8年了,我想我现在太激动了,真的有点语无伦次,但是我今天很幸运,由我来完成这历史性的突破。虽然我个子很小,但是我向世界展现了中国人的力量,我用拳头说明自己,中国强大起来。”

  赛后,邹市明忍不住落泪,他说:“四年前得铜牌时我没哭,我告诉自己,当你夺金时才能哭。我哭是因为最近10年我一直进行艰苦的训练,我为所有爱我的人而哭。”

  星路

  5年不断刷新中国拳击史

  邹市明的拳击之路非常顺利,16岁的时候,邹市明被拳击教练一眼看中,从此改练拳击,三年之后就打进了国家队,随后邹市明在48公斤级项目上获得了20个全国冠军,成为国内在该级别上无可争议的王者。

  从2003年获得拳击世锦赛亚军开始,邹市明不断创造和刷新中国拳击的历史。2004年,他获得雅典奥运会铜牌,为中国队夺得第一枚奥运拳击奖牌;2005年获得第13届世锦赛冠军,这是中国第一个拳击世界冠军;2006年获得多哈亚运会金牌,时隔16年后中国人首次获得该项目金牌。2007年第14届世界业余拳击锦标赛48公斤级冠军。在获得奥运会金牌之后,邹市明实现了业余拳击生涯的大满贯。

  未来

  很可能步入职业拳坛

  邹市明昨天赛后还表示,他有可能步入职业拳坛:他说:“接下来有可能会从事职业拳击比赛,有可能的话,我也愿意进行尝试。”

  此前有消息说,美国著名拳击经纪人唐金近来已经同代表邹市明的团队初步达成共识,即北京奥运后邹市明将投奔唐金门下,转为职业拳手,前往美国发展。

  揭秘

  小时候他曾经被女孩欺负

  比赛场上,邹市明神出鬼没而富有攻击性,英国《卫报》曾这样评价邹市明,“斗志似麻雀,动作像阿里”,他们称邹市明的拳法为海盗拳法,说他就像老狐狸一样。

  对于这样的赞美,邹市明并不领情他说:“老狐狸、海盗都不是什么好东西,我的拳法应叫‘红色打法’,是神出鬼没的游击战。”

  而最让人想不到的是,邹市明小时候总被女孩欺负,额头有些伤痕就是小时候被女孩抓伤的,他不想老是被人欺负,又喜欢看成龙的电影,于是开始练武术。“人自己更强大,不要被别人欺负”是他从事体育运动的最初想法。

  对手称是肩伤难忍才放弃

  昨天的比赛中,与邹市明对垒的蒙古运动员塞尔丹巴在第二回合开始不久就由教练“抛毛巾认负”。赛后,塞尔丹巴向记者解释了退赛的原因。

  “在半决赛中与古巴选手交战时,我的肩膀就感觉到有点问题,”塞尔丹巴说,“这一伤势一直到今天都没好,今天的比赛中我感到肩膀疼痛难忍,因此我决定退赛。”

  在比赛中,邹市明在第一回合剩下10秒时凭借一记上钩拳得分。第二回合开始后,对手在闪躲中不停与教练交换眼神,19秒后教练“抛毛巾认负”。根据相关规则,拳击比赛中一方受伤自愿退出比赛或抛毛巾认负,另外一方获得胜利。

  信报记者 邓宏

  犀言

  零的突破只是开始

  邹市明昨日为国人带来惊喜,“闪电拳”打下中国奥运军团第50枚金牌,实现了中国拳击在奥运会上金牌零的突破。在祝贺中国拳击的同时,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拳击运动要在中国得到更好的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尽管在家门口实现了零的突破,同欧美以及古巴等拳击发达国家相比,中国拳击整体水平仍然落后。中国现在真正有实力在世界大赛中冲击奖牌的仍然主要是中小级别的选手,91公斤以上级选手张志磊虽然一路过关斩将,但在决赛中被意大利选手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用拳击队教练张传良的话说:“我们即使成了奥运冠军,也要看清自己在世界上所处的地位,我们还不是拳击强国,中国喜爱拳击的人相对来说还不是很多,拳击想要在中国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据新华社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