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首页滚动新闻图片视频分项新闻中国备战诸强练兵奥运场馆竞赛日程体育首页

49岁栾菊杰为北京奥运重返赛场 愿意回中国做教练

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05月16日05:38  竞报

  昨天下午,在天坛体育宾馆,记者见到了刚刚从上海的女子花剑赛场上走下来的栾菊杰。在北京稍做停留之后,明天栾菊杰将去往东京,参加下一场积分赛。

  “我要参加2008年奥运会”

  “我要参加2008年奥运会。”这是栾菊杰亲口说的。她说:“1984年新中国第一次全面参加奥运会时,我去了,还拿了金牌。中国第一次举办奥运会时,我也想去,并且以运动员的身份。”

  5月12日,上海静安寺体育馆内,女花个人项目的小组循环赛正在激烈进行中,观众中涌动着一种特别的兴奋。这一切因为她,代表加拿大队为北京奥运会争取积分的栾菊杰。在小组循环赛五场比赛中,她三胜两负,败给了中国和以色列选手,最终排名第47位,未能拿到奥运积分。

  栾菊杰要参加奥运会的消息带给人们很多想象。如果栾菊杰顺利出线,她会成为参加奥运会的年龄最大的运动员吧?如果栾菊杰失手,或者根本就不可能出线,当年的巾帼英雄会怎样感慨时光的无情?昔日中国人引以为豪的英雄,今天是以另一个国家公民的身份进入奥运赛事的角逐,她会和中国选手狭路相逢吗?

  竞报:你觉得是什么东西让大家至今对你还有这样强烈的兴趣?

  栾菊杰:我在中国走的路比较长,那时候我在负伤的情况下拿了银牌,后来又获得奥运会金牌,被认为是个奇迹,后来那篇报告文学让中国人都知道我,现在回来还有人对我说,我影响了一代人。出去以后我还参加过2000年奥运会,大家都想看看我。另外不排除一些人是出于好奇,他们想这么大年纪了还打,能打成什么样子啊,他们是来看这个的。

  竞报:面对年轻选手,你不感觉到时间对于一个人的作用吗?

  栾菊杰:我完全感觉不到。在赛场上,我的年龄比对手的两倍还要多,可我觉得自己没有老。我的目标就是越打越好,然后进入奥运会,而且自己的感觉确实已经越来越好。

  竞报:在首尔和上海两次比赛都没有拿到积分,你失望吗?

  栾菊杰:一点不失望。

  竞报:你能不能客观自我评估一下,你在目前世界击剑领域处于怎样的水平?

  栾菊杰:至少是排在中间吧,可能还要再靠前一些。我现在的身份是加拿大公民,我已经20年没有训练了。在加拿大,参加不参加奥运会是个人的事,费用自己承担,有家人和朋友支持我,我就想实现这个梦想。根据规定,北美只有两个参加

北京奥运会的名额,我能拿到这个名额,你想会有多难。

  竞报:那你想拿冠军吗?

  栾菊杰:你觉得可能吗?以我这样一个年纪,根本不可能的。但是我要参加,我要告诉人们一种奥运精神。走的时候孩子问我,妈妈你怎么现在还去参加比赛?我告诉她,妈妈去比赛就是做给你看的。

  竞报:你觉得自己最终能进入奥运会的把握有多大?

  栾菊杰:我觉得能够进入和不能进入的概率各有50%。

  竞报:你说想通过自己的行动展示一种奥运精神,你能概括一下这种精神到底是什么吗?

  栾菊杰:吃苦的精神,忘我的精神。现在的运动员条件好了,我们不嫉妒,但他们吃苦的精神不如我们那个年代。我就是想告诉他们,让他们看到,我今天能上赛场,全靠过去的本钱,这些都是吃苦和忘我换来的。

  “我愿意回来做教练”

  1988年汉城奥运会后,身患急性肾炎的栾菊杰正式退役了,当时她有两个选择———在国家队当教练或是到江苏省体委任职。但栾菊杰却选择了出国

留学。那时的栾菊杰心中已有了新目标———进入国际剑联工作。1989年初,栾菊杰登上了飞往加拿大的航班,目的地是阿尔伯塔省埃德蒙顿。

  然而,后来的道路是当初的栾菊杰没有预料到的,她没有进入剑联,却很快成了妈妈。

  栾菊杰没有放下手中的剑。很快,她成了当地击剑俱乐部的全职教练,一干就是18年。其间,埃德蒙顿俱乐部的会员由50多人发展为250多人,成为加拿大最大的击剑俱乐部,那里每年都要举办一届由栾菊杰名字命名的击剑公开赛。这些都是栾菊杰感到骄傲的事。

  竞报:你当时为什么会想一定要进入国际剑联呢?

  栾菊杰:击剑是盛行于欧洲的体育项目,我们东方人拿了名次、得了冠军,有些人就会拼命打压你。在十几年的击剑生涯中,我没少在裁判问题上吃亏。我就想能够进入国际剑联。而要进入国际剑联首先需要的是语言,所以就想到了

出国留学

  竞报:可是你最终没有完成这个心愿,是什么原因呢?

  栾菊杰:当时在国内没有学英语,到了那里每天坐在教室里,感觉像在听“天书”。我心想就像训练一样好好学,可是第二年我的第一个女儿出生了,她有先天性心脏病,我要陪她做手术,照顾她,我只好放弃了,之后我们办了移民。

  竞报:为什么不回国当教练?

  栾菊杰:这不是我的选择,没有人跟我谈过这些事。这次回来我也呼吁,如果有经济实力的人愿意出资,我们在国内搞一个慈善性质的击剑学校,我愿意回来做教练。

  文/本报记者 刘淑清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爱问(iAsk.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