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约记者吴凡报道 如果不是7月12日晚一条为抢新闻而率先爆出的“倒杜”稿;如果没有16日,杜伊在训练场边那段“自杀式”独白,或许20日国奥队与澳大利亚热身赛上,站在场边指挥比赛的仍旧杜伊。然而事实已不容更改,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从7月11日到17日,这7天国奥队内外发生的一幕幕故事时,我们发现,正是龙王的一系列操作,以及一些意料之外的失误,才让国奥队走到目前这个乱局。
一条抢发的新闻稿打乱了谢亚龙的节奏
7月11日,国奥队方面通知在延吉采访球队的记者,当晚在国奥队下榻酒店附近聚餐,关于这次聚餐的原因,有人早已站出来“澄清”:“考虑到前方记者已经连续三天没有看到国奥队训练,怕产生情绪,因而才有了这次饭局。”
事情的真相,远没有这位人士说的那么简单,在谢亚龙、李晓光这两位国奥队最高官员都在场的情况下,参加晚宴的一些人对杜伊的训练方式以及他目前的执教状态提出了质疑,他们认为,“杜伊目前的训练态度很成问题,如果再这样下去,国奥队的备战将深受影响。”
在座的人究竟有没有提让杜伊下课的话题,这已经是一个没有必要去考证的事情,因为在面对这么多质疑杜伊的人士面前,谢亚龙和李晓光在这次饭局上,始终与他们相谈甚欢,既没有表示支持,更没有提出反对。当晚接近9时30分,由于球队晚上还有会议,谢亚龙、李晓光提前离席,而剩下的那些人,则继续留在那里商量,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时机对杜伊进行反攻倒算,最终他们一致认为,13日国奥队与马来西亚队比赛结束后再根据比赛结果,伺机而动,如果这场比赛国奥队打得不理想,那么这场所谓“倒杜”的运动便随之展开。
7月12日,一名供职于某网站的记者抵达延吉,尽管他没有参加前晚的饭局,但他从一位参加过饭局的同行朋友口中得知了即将开始炮轰杜伊的“猛料”。出于本能的职业习惯,这位记者,在没有和其他知情者达成默契的情况下,在当晚11点,登出了一篇《足协巨头齐聚竟密谋杜伊下课?奥运夺金竟成梦》的文章。显然这位记者的这种不打招呼的举动,让那些个参加了饭局的媒体记者极为被动,于是从7月13日零点开始,其他两个网站也先后登出了相关杜伊即将被解职的文章。
解读:是不是觉得很可笑?但事情的过程就是这样,这场“倒杜”运动,就是在这样一个看似计划周密,但在实际操作中却漏洞百出的大背景下出台的。更准确的说,“倒杜”运动是被一个无意中“闯入”的记者所得知,接着在“抢独家”念头促使下公布,造成将其他真正参与者陷入别动,最后为了给各自供职单位一个交代,洗脱“漏新闻”的干系,而不得不仓促上马的一个过程。
7月13日“倒杜”文章陆续发表之后,某些实际操作者们,一直处于矛盾的心理状态之下,特别是当天国奥队4比0战胜马来西亚队之后,这些人更是痛恨那位“不讲江湖规矩的记者”,他们觉得,如果不是由于这个记者对杜伊的率先发难,那么事情不会演变到现在这个局面。
回到7月11晚的那个饭局,谢亚龙和李晓光究竟在那个晚上,向在场的人们“秘授”了哪些机宜,真的已不再重要,因为由这场饭局,而产生的结果是,杜伊最终被架空。
两位副主席力保杜伊让事情出现回旋余地
12日夜那条并没有和实际操作者达成一致的“倒杜”文章的出台,虽然打乱了整个事件的节奏,但决议奥运会前拿下杜伊的行动依然在按部就班的操作中。谢亚龙很快走出第二步棋。
12日当天,南勇、杨一民两位足协副主席相继抵达延吉,他们此行是接到谢亚龙的电话,让他们到延吉商谈要事,而所谓的“要事”就是征求他们对拿下杜伊的意见。
谢亚龙在这次足协主席会议上指出,拿下杜伊的关键原因就是其现在消极的工作态度以及不负责人的训练方式,“国奥队到延吉后,很多堂训练课的质量,在我看来都是不过关的,队员们在场上嘻嘻哈哈,他(杜伊)也跟着嘻嘻哈哈,这样的训练能保证奥运会上出成绩吗?现在离8月7日第一场与新西兰国奥队的比赛,还有20多天的时间,这个时候训练量完全还可以加大,国奥队的体能储备不是为了参加三场小组赛做准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