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中国备战 > 中国女足征战北京奥运会 > 足球 > 正文
启蒙教练 “这孩子从小就很有个性”
个人命运总是和历史息息相关,如若没有当年的一股踢球风潮,徐媛也许还将玩着她手里的铅球,过完天真岁月,和普通女孩一样成长。“当时八一足校向全国招生,徐媛也报名了。”时任上海女足助理教练的鲍国明是个地道的上海人,年轻时和林志桦是少体校队友,很少有人知道他就是徐媛的启蒙教练。当时他离乡背井去广西办足校,徐媛就是那批孩子中的一个。
鲍指导回忆道:“当初她练的并不是足球,只不过当时全国都掀起一股足球热,她的父母也想让她试一试,在此之前她可是一脚球也没碰过。”这一试,却赌出了好苗子,鲍国明很快就发现徐媛接受能力比一般孩子要强,很快她就在水平参差不齐的队友中冒尖了,成为了队里的头号射手。
由于初来乍到年纪又小,徐媛免不了要想家,不过她还是很快就适应了这里的生活,坚持了下来,而和她一起从重庆来的很多人都半途而废了。说起徐媛小时候,鲍指导有说不完的故事:上课时嘲笑老师普通话不标准被文化课老师投诉,洗衣服总是水里浸浸就拿出来所以总也洗不干净……鲍指导从不掩饰自己对徐媛的喜爱:“这孩子从小就很有个性。别的孩子怕教练,一批评就哭,但徐媛就从来不怵,老是天真地看着你笑。有一次,她们两人一组训练,由于同组的队友没做好,我就批评了她们,她不服气了,她说我做得很好,为什么要批评我。”
正是这股劲头,徐媛的技术能力越来越出色。一手培养了她的鲍国明,在受聘担任兰州女足主教练后,也没有忘记把徐媛从足校带走,让她在兰州开始了自己真正的职业球员生涯。
君子协定 “你必须把她带到上海来”
到兰州队后,徐媛没有停下成长脚步。在那里,她第一次进了国青队,第一次和王坤、马晓旭成了队友,第一次打了亚青赛,还以六球成为2004年亚青赛最佳球员。同年,徐媛第一次入选了女足国家队,即使那仅仅是一次集训。
一颗新星的诞生,如同一颗种子的萌芽,需要适合的环境。徐媛这颗种子,每天都在等待着吸收更多的养分。然而,兰州没有高水平比赛,徐媛不能就这样被埋没。这时,两个上海教练合力将这棵苗苗从兰州移植到了上海。到现在徐媛都很感谢教练,没有林志桦和鲍国明,她也许就没有今天。
关于徐媛的转会,这是两个上海老友间的秘密。由于种种原因,兰州市准备解散成年队,离家多年的鲍国明也有了回家的念头,老友林志桦以上海女足主教练的身份向他伸出了橄榄枝。不过,林志桦半开玩笑地提出了一个条件——“你若要来,必须把徐媛带来。”谈及当初的“君子协定”,林志桦强调:“其实我是很认真的。”
当时上海女足开价15万,并且还包括另一个队员孙莉莎,这个报价并不能令人满意,不过转会还是顺利完成了。当时解放军、四川、北京等不少球队都相中了徐媛,徐媛对她所信任的鲍指导说“我听您的”。“我当时告诉她‘我会把你送到最有利于你发展的球队’。她其实自己也明白,因为上海女足对于很多女足队员来说是最有吸引力的。”鲍国明说。 2006年1月1日,徐媛参加完大学生联赛后正式到上海女足报到;6月,徐媛正式转会上海队,而她的恩师则留在兰州为她处理转会事宜;10月,鲍国明才回到上海和爱徒并肩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