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日媒体分析中国女足兵败:技不如人 打法已经落伍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16日14:08   新浪体育

  日本著名的足球评论员江桥良乘今天在奥运会中日女足四分之一决赛之后发表分析文章,仔细分析了日本女足为什么能够战胜主场作战的中国女足的原因,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可以感觉到日本女足已经后来居上,在中日女足对抗赛上处于明显技术和实力上的优势,中国女足若不下一番功夫,正视现实的话,在今后若干年里将很难与日本女足抗衡。

  获胜原因一:日本队准备充分

  江桥首先认为,日本女足历史性地战胜中国女足闯进奥运会四强之战首先原因是,将中国女足的打法研究透彻,锋线坚决在中国队的后防线空档凭空穿插造成对手后防体系崩溃。身高仅1.54米的大野忍和日本女足联赛的最佳射手永里优季在中国的后防线可以任游驰骋。其次是日本中场球员的强有力支援。阪口梦穂、泽穂希、安藤梢等日本中场球员攻可上、守可退至禁区,根据中国后卫球员移动缓慢的软肋,不断地打身后球,造成中国队后线线疲于应对补漏,参与进攻人数减少,从而实现日本女足赛前制定的第一个目标。

  当然庆幸的是,不知出于何种目的,中国女足从一开始并没有如之前亚洲杯那样在中场展开强有力的挤压式防守,而是非常配合地把更多的心思用在了防守上,这一点也正中日本队下怀,中国队两个边路没有威胁、中场球员无法传出好球,战局完全按照日本人预想的那样,战火始终在中国女足的中后场展开,它无疑减少了日本队后防的压力。

  中国女足在忙于防守的情况下,虽然有心想进攻,但在锋线上只有形单影只的韩端在那里,中国队的几乎所有球员的眼里当时也只有韩端这一位能够扭转局面的救星了,再也没有了过渡,也省去了原本不能省的耐心,都拼命地想把球传给韩端。但此时日本的后防线上池田浩美、矢野乔子等后卫球员,再加上老将泽穗希等前卫的鼎力支援,中国队的进攻几乎陷入全部瘫痪状态。

  江桥甚至可惜地认为,只要当时的中国女足意识到这一点的话,对日本女足的防线给予更大的压力,而非采取简单、无效的长传的话,日本队的后防压力会大为增加,而中国队的进攻势头也会增添球员们扳回比分的信心。只不过球员的个人技术和体能都无法支持球员们尝试各种努力,应该说中国女足的失利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问题。

  他甚至认为,中国队的马晓旭的受伤以及中国女足长期的动乱不安是中国队锋无力的另一个原因,中国老帅商指导半路出山临危受命,挑起了中国女足这个烂摊子,但显然商指导已经不清楚世界女足发展的进程已经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在攻防转换上所谓稳守反击战术显然已经落伍。

  获胜原因二:日本经验丰富

  日本女足虽然在之前进行的亚洲杯上输过中国女足,但自2004年雅典奥运会之后,这是日本队输给中国队的惟一一场比赛,在之前是以3胜1平1负的战绩处于绝对优势。在本场比赛之前,虽然中国女足一直在强调两个边路助攻、前锋速度优势、身高头球制空权,甚至包括天势地利,主场观众以及裁判的有利点,但日本女足却赢得相当自信和体现较强的控制力。从中也不难看出日本女足经过多年的努力,已经成为一支一流强队,经验和实力是确保胜利的保障。

  首先一点,在赛前日本媒体普遍担心占观众席90%以上的中国拥趸的强有力为主队加油的呐喊助威声,担心日本女足队员无力承受来自球迷们的一片嘘声。但日本主教练佐佐木却很自信地告诉媒体说:“日本女足在参加去年在中国举行的女足世界杯以及今年东亚四强赛时都遭受来自看台上球迷的巨大压力,经历过那样的考验,如今的奥运会赛场上再也不会犯怵,而是会表现出更加的适应力和表现力。”

  其次是按照日本队之前的预料率先进球。日本女足在赛前的准备会时就针对具有主场优势的中国女足进行了非常周密的战术部署,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率先进球,把主动权握在自己的手上。在上半场刚开场不久就赢得一次角球机会,日本队中场核心泽穗希硬是在对方几名身高超过1.75米的人堆里高高跃起把球顶入对手大门,实现赛前的预期。

  日本女足的经验还体现在进球后的防反战术的灵活运用。中国女队在失球后的大举反攻完全可以预料,日本女足并没有一味回收,而是按照教练的战术布置继续向中国队后防线施压,迫使对手不敢大举进攻,只能采取效率很低的长传中调,但很多传中球都被身高矮半个头的日本队球员空中拦劫,使得中国球员显得更加急躁,从而错失扳平比分的机会,反倒被日本锋线球员把握住一次破门机会,从而使得中国队彻底绝望。从整场比赛的情况来看,日本队的进攻次数、包括远射次数都在中国队之上,相反手忙脚乱的中国队只想着把球攻入对方禁区,却根本无法考虑太多,经验缺乏也是中国队失利的原因之一。(阿考)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