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正文
当国家体育馆奏响乐曲时,现场已经开始沸腾了,因为每个人都知道,只要自由操中国队不出现失误,冠军就是她们的。此前,美国队的姑娘们无奈做了垫场演出,尽管柳金和肖恩·约翰逊发挥得异常完美,但她们已经不是女主角。等到中国队的邓琳琳出场后,全场数次沸腾;而当江钰源伴着《掀起你的盖头来》和程菲伴着《黄河》完美定格时,国家体育馆见证了历史诞生……
6位姑娘和她们的教练围成一团,幸福的泪水洒在国家体育馆里。当姑娘们胸前挂上“金镶玉”时,陆善真也情不自禁地擦拭起眼睛来……
特派记者 贺艳(金报北京8月13日电)
-金牌人物·经历
李珊珊
家境困难险别体操
1995年,6岁的李珊珊进入专业队重点班,一年多之后,进入武汉体院。武体学院是教学单位,费用队员自理,本就不富裕的李家雪上加霜。2001年的一天出早操时,珊珊哭着站在场边对教练赵汉华说:“赵老师,我再也不能练体操了!”原来,那一年珊珊的父母先后下岗,家里的经济情况十分糟糕。为了让珊珊继续练下去,教练组决定资助她,珊珊的父母将自家的房出租出去,然后白天在餐馆打工,晚上就睡在餐馆里。
程菲
妈妈织手套供她学习
程菲辉煌的背后,是昔日父母节衣缩食的鼎力相撑。1997年,年仅7岁的程菲被武汉体院竞技学校相中。程立高夫妇欣喜之余,也对昂贵费用愁苦不已。为了让女儿安心学习,程菲的母亲白天上班,晚上就在家织手套。一双手套挣0.10元钱,夜夜不敢松懈,否则程菲就很难坚持。
邓琳琳
跟哥哥玩进体操路
“黑马”邓琳琳是安徽人,她也为安徽取得了第二枚奥运金牌(24年前许海峰为安徽夺得第一枚奥运会金牌)。邓琳琳的父亲邓杰古说,当时5岁的邓琳琳常跟着哥哥到体操训练房玩,虽然年龄小,但是对体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她模仿劈腿、双手倒立的动作……不久,邓琳琳被启蒙教练郭少华发现,从而走上体操之路。
-金牌人物·点评
燕呢喃冠军实至名归
“我今天一直在比赛现场,中国队夺冠了,我非常激动……”这是国际体操联合会女子技术委员会第一副主席、第5次执法奥运的燕呢喃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出的第一句话。“中国体操队创造了历史,还是双重历史。中国女队第一次拿奥运团体金牌,也是中国男、女队在同一届奥运会上都拿到团体奥运冠军。可以说是喜上加喜,双喜临门了……”
比赛的现场,各位裁判目睹中国体操女队员的杰出表现,纷纷亮出了高分。“裁判们也都认为中国队的冠军是实至名归。”燕呢喃从裁判的角度这样评价中国女队的表现:“竞争是残酷的,结局是完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