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参赛队伍少后本人才匮乏 中国手球直面断层之痛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0月27日23:01 新华网
新华网武汉10月27日电题:中国手球直面断层之痛 新华社记者田建军谭博文 参赛队伍少,水平跟不上,后备人才匮乏,在武汉举行的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手球赛场上,中国手球再一次直面断层之痛。 27日,为期一周的第六届全国城市运动会女子手球比赛正式落幕。上海浦东队一枝独秀,以6战全胜的战绩摘得金牌。上届冠军山东烟台队爆冷无缘决赛,仅获倒数第二,差点垫底。 综观全程比赛,城运会女子手球比赛如同一面镜子,照出了中国手球发展面临的窘境:74个城市代表队只有6支队伍参赛,比赛整体水平不高,对抗性不强,队员基本功和比赛经验欠缺,成绩起伏大,拔尖的好苗子寥寥无几。 国家体育总局官员、教练员以及业内资深人士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青黄不接,后继乏人,表明我国手球队伍断层已十分严重,后备人才培养问题迫在眉睫。 中国手球协会官员彭宁介绍,本届城运会女子手球比赛是中国手球后备人才的一次“测试赛”,旨在培养和发现优秀后备人才。参赛队员年龄大多在18岁以下,基本上是青年队阵容,主要是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以后作准备的。这些队员年龄轻,上升空间大,但从比赛来看,好苗子少,效果不是很理想。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近年来手球运动在大学出现严重滑坡。 曾从事手球运动30多年的国家级裁判员、城运会手球项目仲裁委员会成员门东山的分析更为直接、透彻。他认为,我国手球现在面临的最迫切问题是队伍断层。一个好的手球运动员,必须从娃娃抓起,到培养成熟,一般要15年左右。而我国现有手球队员大多从篮球、足球等其他项目改行来的,半路出家,选才不理想。另外,近年来,通过努力,手球在我国中小学虽有了一定起色,但大学脱节问题没有解决,人才培养缺乏连贯性。 据介绍,目前我国从事手球运动的教练员、运动员等加起来只有几百人,手球队仅20支,其中女子队11支,男子队9支,每支队伍全年加起来只打10多场比赛,观众更是少得可怜。 门东山说,后备人才培养不系统、不连贯,队伍出现断层,阻碍了运动水平的提高,难出好成绩,反过来又影响了手球在大学和社会上的普及,群众基础薄弱,家长不支持,好苗子难找,陷入恶性循环怪圈。 江汉大学体育学院院长王超英教授告诉记者,场地、资金、师资不足也限制了手球运动在大学的开展。目前,除了部分专业院校开设了手球课外,其他普通高校基本上没有开设手球课,大学生中的普及率很低。 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孟伟说,为解决中国手球断层问题,促进后备人才的培养,国家体育总局手曲棒垒球运动管理中心已启动了奥运后备人才基地建设,准备在全国建立一批手球后备人才培养基地,11月份挂牌。同时,体育总局还把手球列入教育大纲,要求各地体育运动学校开设手球课程,进一步强化青少年手球教育。 孟伟说,我国手球发展的方向是走市场化的路子,通过办职业化联赛解决发展中面临的各种问题。手球断层之痛最终也要靠职业化解决。(完) 更多精彩内容请浏览新华体育>>【打印】 【纠错】 【评论】 【主编信箱】(责任编辑:新华体育)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