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中国军团 > 中国手曲棒垒队征战北京奥运会 > 曲棍球 > 正文
8月1日上午10点,三辆大巴停在了北京奥运村前,不一会,一朵朵“祥云”飘了下来——他们正是第一批入住奥运村的中国代表团运动队——中国男、女曲棍球队和中国棒球队,共有近80名队员。甫一下车,大伙便依次在奥运村欢迎中心办理了入住手续,脸上挂着灿烂的微笑。“根据原来的安排,男曲等队应该早在27日就住进来,不过那时奥运村尚未开门。所以,我们也只是按照原定计划进驻,没想到却成了第一个。”女曲主帅金昶伯以严谨著称,但1日晚面对TITAN专访说起“第一”吉兆,他还是笑了,“倒没想到这一点,不过成为第一,感觉不坏。”
三支球队的姑娘小伙们安顿完毕,不少人便迫不及待地选择去村里走走。国际区是人气最旺的地方,这里经营着3000多种奥运商品,还有日常生活的各种店铺。在运动员纪念章交换中心里,大家免费领取了环保T恤衫,不少运动员还到网吧了解有关上网的情况。
据悉,与平时的运动员宿舍不同,奥运村是公寓式宿舍,大房间住两人,小房间住一人。是否会有些不适应呢?对此金昶伯有着自己的看法,“总的来说,各有利弊吧。不过,公寓式宿舍对团队项目来说更有好处,整个队伍融合在一起,队员之间可以有更多交流,更有团队感觉,队伍的气氛也会更好。”
住的条件很满意,接下来自然就是饮食了。作为外籍教练,金昶伯似乎对奥运村的运动员餐厅更有发言权。“餐厅的条件很不错,十分整洁干净。不过因为还有很多队伍没来,餐厅尚未完全开放,很多饮食窗口也没有开启。所以,现在评价奥运村的餐厅伙食为时过早。但看到已经开放的餐厅和相关方面的准备,伙食应该也是我迄今为止参加的奥运会中最棒的。”
北京奥运会,是金昶伯参加的第5届奥运会,对于北京奥运村的条件和水平,老金的确很有发言权。他用一句话概括了入住后的初印象——“绝对是历届最佳!”
“我从88年开始参加奥运会,除了96年亚特兰大以外,这已经是我的第5届奥运了。88年汉城和92年巴塞罗那距今已经20年,已无可比性。就拿2000年悉尼奥运会说吧,澳大利亚是发达国家,不过奥运村也无法和北京相比。你知道吗,那个奥运村被我们称为集装箱。2004年雅典奥运会,运动员公寓的设施、环境和整洁等各个方面也都不能和现在相比。我在这里呆了一天。北京奥运村确实非常舒适,至少我现在还挑不出什么问题。无论是运动员的宿舍安排、房间布置、保洁卫生以及周边环境,都非常让人满意。而且,志愿者的工作也很值得称道,他们很亲切很专业,平常感觉不到,需要时他们就在身旁。总之,在这里没有任何让人烦恼的事发生。可以看出,之前有很多人为了运动员的到来花费了很多心思。”老金说。
还有一点让金昶伯非常满意,就是驻地距离球队的训练场馆只有10分钟车程,用老金的话说——“只换了一个睡觉的地方”。
首次进村,女曲姑娘们也不忘打扮一下,以最漂亮的状态进驻公寓。老金笑着说:“这样的日子,女孩子们肯定会要花一番心思打扮。今天进村我们穿的是团队服装,不是平常的运动员服装。化点淡妆,改变一下发型,肯定和比赛时不一样。今天,姑娘们都很漂亮!”
进驻奥运村之后,女曲姑娘们的奥运之路也已正式开始。“我们的小组赛对手实力很强,荷兰是世界第一,澳大利亚、韩国等也都很难缠。比赛肯定会很艰苦,我们首先要力争打好小组赛,再一步一步争取好成绩。目标不是别的,作为东道主,不能让支持和喜欢我们的中国球迷失望。”
记者宋青云、特约记者韩景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