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奥运站 > 中国军团 > 中国手曲棒垒队征战北京奥运会 > 曲棍球 > 正文
1999年,曾获得过韩国总理授予的体育勋章的金昶伯来到中国,执掌起当时只是世界三流的女曲。人们不解其目的,他说:我来,就是要带中国队争世界第一!很多人视为梦话,当其为笑柄。但他默默耕耘,中国女曲苦苦蓄势。
提起金昶伯,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总板着一张严肃的面孔,头发花白、脊背微驼、双手交叉地站在球场上,激动地指挥着队员们比赛。再加上他平时训练时,苦练队员的技术和体能,因此很多中国媒体称之为“魔鬼”教练。但这个“魔鬼”教练在赛场上严厉,在赛场下却很和蔼,甚至被女曲的姑娘们当作慈父。正是这样一个教练,在中国用10年的时间将中国女曲带到了奥运会决赛的高度。
“魔鬼”教练
熬夜给队员们熬汤喝
面对“魔鬼”教练的称号,金昶伯从来都是笑纳,但很多人说他不会笑,这可让这个韩国老人不能接受。“谁说我从来不笑?不是我不爱笑,是金相烈(中国男曲主教练)太爱笑了,这么一比,你们才总觉得我严肃。”内敛的金昶伯在新闻发布会上用不太熟练的汉语辩解。
金昶伯在训练场上很严肃,甚至有些冷酷,女曲的姑娘们训练很辛苦,金昶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不少队员在聊天时都表示,有时候觉得金昶伯更像是自己的父亲,“曲棍球训练和比赛,队员们受伤是家常便饭,金指导每一次都很非常关心我们,有时候甚至还会亲自给我们送药来!”一位队员告诉记者。而据记者了解,金昶伯的细心还不止表现于此,有时候外出比赛,他看到好玩的或者好吃的,就会给队员们买,每人一份,而为了帮助队员们尽快恢复体力,金昶伯还会去找一些上等的牛尾和牛蹄,熬夜给队员们熬汤喝。
专注中国
学汉语全家移民中国
目前,金昶伯的家人都住在北京。金昶伯有三个孩子,大儿子和女儿目前都就读于清华大学,小儿子还在读小学。
为了能更好地和队员们交流,金昶伯抽出时间学会汉语,而且现在汉语学得相当标准。对于中国的感情,金昶伯常说,“这里就是我的第二故乡,在这里我感觉很舒服,而且生活得很快乐。”金昶伯真的将中国当成了自己的第二故乡,汶川大地震时,中国女曲正在德国参加冠军杯赛,回国后,金昶伯马上取出10万元让领队帮他捐出去。据说这是他存款的三分之一。
爱喝烧酒
为备战奥运戒酒1年
凭借30年酒龄,金昶伯有了“嗜酒金”的绰号。
奥运会倒计时一周年时,金昶伯却向全队宣布戒酒一年。22日晚上,当中国女曲最终完成了北京奥运会的征程,并创造历史地拿到了银牌之后,金昶伯终于可以酣畅淋漓地喝一顿了。尽管他心中还有遗憾,但能够带着中国女曲走进奥运会决赛的赛场,并创造中国女曲的历史,他不应该再有遗憾了。
川将领衔中国队后防线
来自四川的老将陈朝霞是队中一位精神领袖。作为前女曲队长,由于年龄问题,陈朝霞上场时间也越来越少,但主教练金昶伯一直把她带在身边,陈朝霞丰富的比赛经验和纯熟的技术是队中不可或缺的法宝。
另一位川将张益萌则是中国队主力门将,本届比赛张益萌表现十分出色,特别是与德国队的半决赛,正是她在关键时刻连续挡出了德国队的射门,才最终帮助中国女曲杀入决赛。
36岁“妈妈球员”复出
北京奥运会前,中国女曲的多名老将都在退役后重新选择复出,最著名的例子是“妈妈球员”程晖,这名36岁的老将在雅典奥运会后即退役担任教练,但在本届奥运会开赛前不足1年时间的时候,宣告复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