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辽宁体育走过2007启稳回升 走出低谷全面备战08奥运http://sports.sina.com.cn 2007年12月20日10:18 辽宁日报
据统计,辽宁运动员在2007年的国际、国内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共有9人在5大项、10个小项上获得11个世界冠军;共有85人在18个大项、37个小项上获得40个全国冠军,按照全运会项目的全国最高水平比赛统计,共获得23.5枚金牌,列广东、山东、上海之后,排名国内第四位。这些数字表明,辽宁竞技体育在即将过去的2007年启稳回升。 对于辽宁体育来说,最难能可贵的是,一批获得过奥运冠军、世界冠军的老队员重又焕发青春,成为我省奥运阵容的中流砥柱。如乒乓球的王楠,举重的孙彩艳,柔道的袁华,击剑的李娜,羽毛球的张宁,女排的张越红、杨昊、刘亚男,射击的高娥等。这些老将不仅以顽强的毅力延续着自己的运动生涯,而且在国内外比赛中创造出了优异成绩。 更为可喜的是,一大批小将迅速崛起,担纲主力,成为我省奥运阵容的生力军。如乒乓球的郭跃,赛艇的田靓,羽毛球的杜婧/于洋,女排的王一梅,女子摔跤的王娇,柔道的杨秀丽,在世界田径锦标赛上创造佳绩的链球运动员张文秀,铅球运动员李玲。这些小将在赛场上不畏强手,在训练中勇于挑战自我。 体育比赛向来是“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十运会上,正是因为田径、游泳两大项全面滑坡,辽宁体育才跌入前所未有的低谷。近年来,省体育局通过项目布局、引进人才、加大投入、狠抓训练、内部挖潜,使田径、游泳两个基础项目逐步复苏。2007年,辽宁田径获得四个全国冠军,排名升至全国第二位。辽宁游泳获得三个全国冠军,并涌现出一批小将,特别是在第六届城运会上,刘维佳一人独揽三金,并达到两项奥运会A标,成为最闪耀的明星;不足13岁的李哲思勇夺女子50米自由泳冠军,并达奥运会A标;刘晓宇在女子100米蛙泳项目中获得金牌,并成为该项目唯一一名达奥运会A标的中国运动员。田径、游泳项目新人辈出,这使辽宁体育看到了重振雄风的希望。 十运会后,辽宁竞技体育的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除传统的重竞技、大级别、长距离、力量型的优势项目外,技巧类项目进步明显,乒乓球、羽毛球、击剑、武术等项目正逐步走向全国前列。今年,辽宁击剑获得五个全国冠军;辽宁女乒逐步成为国内霸主,辽宁男乒迅速崛起;羽毛球项目除张宁外,又涌现出了杜婧、于洋、周文龙等一批新秀。特别是击剑项目,十运会一金未得,辽宁“剑客”卧薪尝胆,在今年的亚洲锦标赛上勇夺两金,在全国冠军赛上夺得五项冠军。这些技巧类项目的全面崛起,成为辽宁体育传统优势项目的重要补充。 2007年是备战北京奥运会的重要一年,为了积极备战奥运会,省体育局成立了奥运会重点项目攻关组。在经过情报整理和客观分析后,省体育局将奥运会、全运会的任务指标落实到运动队、落实到具体的教练员和运动员身上。与此同时,省体育局将省里每年加拨的专项经费用于备战奥运会重点运动员的训练补助、营养、科研上。 省体育局局长孙永言在冬训动员大会上着重强调了 “后勤保障”。孙永言表示:“现在辽宁体育紧紧围绕奥运会、全运会的中心工作,已经在北京建立起集科研人员、医疗人员、营养师、管理人员‘四位一体’的后勤保障站,以便为重点队员提供全方位服务。同时要求训练单位的领导坚守一线,重点比赛要亲临现场,对奥运会重点队员实行人盯人管理,点对点服务。通过2007年一系列抓备战、促保障的举措,辽宁体育已经为奥运会创造佳绩、全运会打好翻身仗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本报记者 黄 岩
【发表评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