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首页滚动新闻图片视频分项新闻中国备战诸强练兵奥运场馆竞赛日程体育首页

中国残疾人健儿冬训探营 运动给了她们超越自我梦想

http://sports.sina.com.cn 2008年01月03日12:17  北京日报

  “叮——咣——”,冬日雪后的一个下午,窗外寒意逼人,北京市残疾人体育训练和职业技能培训中心里却是一番热火朝天的景象。快速的移动、激烈的拼抢、积极的传球、精准的投球,进了!“快回防,回防!”这一方还没来得及击掌相庆,抢下球的一方已经飞快地转动着轮椅驶向对方篮下。叮叮咣咣,清脆的碰撞声再次响起,混合着场上队员此起彼伏的提醒和鼓励声,热情在场地中央升腾。

  这是北京女子轮椅篮球队的队员们在冬训。“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全力备战2008年北京残奥会”的横幅高悬场地一侧。谈到全国最早成立的这支女子轮椅篮球队,教练韩岩连连说:“了不起,队员们从对篮球一窍不通,到拿到全国冠军,个个都非常了不起。”和健全人打篮球不同,轮椅篮球队员在熟练掌握摇轮椅技能的同时,还要学会控球、防守、上插等篮球技能,“比咱们健全人打篮球难多了。”一天不摸球就一天没长进

  下午两点开始训练,龙云和郑然提前20分钟就到了。龙云调整好轮椅角度,自信地出手,篮球应声入筐。一边的郑然也不甘落后,紧跟着投篮,眼看着球落出篮筐外,不服输的郑然嚷嚷着,不算不算,看下一个。“这孩子和龙云不同,大大咧咧,但组织能力很强,刚从国家队云南集训地回来。”韩教练低声介绍道。

  “一天不摸球就一天没长进”,这句NBA球星科比的话一直激励着郑然不断努力。她至今还记得全运会上北京队和云南队打的那场异常艰难的决赛。“云南队占据主场优势,越打越猛,体育馆里上万人都在为她们加油。我们到最后还落后三分,大家已经准备放弃了。我说了一句‘没关系,咱能把比分拉回来’,一下子激起了队友的斗志,连投三球追平,最后以罚球1分险胜。赛后大家为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抱头痛哭。”虽然看起来大大咧咧,但这个有主见的姑娘心里清楚得很:要保住冠军的头衔,练球一天都不能耽误!

  龙云虽然没进国家队,但教练认为她技术全面,还是有机会的。龙云则说,父母送她来时,只是想让她锻炼一下身体。但随着球技的进步和队伍取得的荣誉越来越多,她的自信心越来越强,争强好胜的劲头也上来了,就越发严格要求自己。“如果有机会,当然希望能参加在家门口举办的残奥会。”小姑娘话语里透着一股坚定。打篮球让这个在家备受父母宠爱的小姑娘变得更加独立、果敢,“现在父母再帮我做事儿,我都觉得别扭了,因为我自己能做!”

  人到齐了,训练开始。教练对于队员们娴熟的轮椅技术很满意,但却不停地指出队员在篮球意识、投篮技术和战术配合等方面的欠缺。“她们中只有少数人残疾之前接触过篮球,因此我们特别欢迎那些退役有伤的篮球运动员加入,在训练时,能给我们的队员更多篮球技术方面的启发。”

  爱心人士不计报酬当陪练

  在陪练方面,轮椅乒乓球队员们就幸运多了。“成立初期,队员的水平特别低,一大批社会爱心人士自带毛巾、水和面包过来陪我们练球,一打就是一天。”王晓丹教练回忆说。一位叫杨帆的中年人至今还一直自己开车接送队员到各俱乐部去打球,“要是哪周不去心里就会觉得有事没做,而且媳妇也不答应,每周她都催着我去,一点儿都不能偷懒。”杨帆说。由于残疾人运动员打乒乓球并不靠凌厉的风格和多变的技术取胜,因此打球粘、稳的中老年人和女士最适合当陪练。

  谈起备战2008年残奥会,王晓丹教练指着一位叫张淼的小姑娘说,“这孩子天赋很好,因为训练刻苦,前不久入选了国家队。12月2日才集训回来的,没回家就来报到了。”张淼,一位从安徽农村选来的女孩儿,据队友们说,她刚来时,特别不爱说话,似乎对什么事都不关心,也不爱笑。张淼说:“在家里同龄小伙伴总是取笑我,到了这儿我看到这么多和我一样不幸的人都那么顽强地生活着,我的自卑感消失了,而且帮助单臂残疾的队友完成生活琐事,也让我感受到帮助别人的快乐。”她说,她要抓紧一切时间练习,希望在明年的残奥会上取得好成绩,来回报国家的关心和照顾,也给父母一个惊喜。

  记者注意到,这里的乒乓球台也和普通球台不同。王晓丹教练介绍说,这是训练中心特地购置的残疾人运动员专用球台。原来队员们打球时,遇到近网球和短角球,固定在轮椅上的双腿总是碰在球台支撑腿上,磕得又青又紫。一个叫李娟的姑娘训练时每球都不放弃,奋力去争,教练为了保护她的腿,想了很多办法,包括给腿上缠海绵。“现在有了专用球台,不会再磕到腿了,队员们可以专心训练。”教练说。

  运动给了她们梦想

  与健全人运动员不同,残疾人运动员是没有编制的,每日的训练补贴也显得那样微不足道。“我们补贴最近涨到每天30元了,这是冠军队的待遇。隔壁的乒乓球队每天才几块钱。”篮球队的队员们显然非常满足。父母送她们来的时候以为还要向残联交费,根本没想到每天还能拿到补贴。问她们是否羡慕那些健全运动员的待遇,她们都摇摇头,“和运动带来的快乐、自信和荣誉相比,物质待遇算不了什么。”

  对于培训基地的训练条件,队员们也非常满意。郑然非常开心地说:“第一天到这儿时,我们吃的桌饭,吃得太好了!这里无论是生活设施还是服务,以及训练条件都很完善,培训中心还给我们配备了医生,可以免费看病,在这里生活我很开心。”

  体育训练是艰苦的,对于残疾人运动员来说,要克服的困难就更多。训练中,篮球的激烈对抗经常让队员们连“车”带人摔个结结实实,可顾不上喊疼,又投入紧张的训练中了。每个队员都用白色胶带缠手。记者走上前,蹲下来,还没等开口,已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这是姑娘家的手吗?满手的黄色老茧,在手心每个关节处都一层层地裂开了长长的口子,每个裂口处皮下娇嫩的肉都露了出来……因为每天用手转动轮椅,每个队员手上都长满了老茧。“平时拿剪刀剪,可剪完还会生茧,裂口也一样,每天大负荷的训练都来不及等它长好,再一用力又会裂开。”队里的老大姐汪磊说道。

  乒乓球队的女孩们每天训练8小时,一周才有半天的调整时间。正常人坐8个小时都已经受不了,更何况残疾人。每天这样大量的训练,她们经常会腰疼,臀部也经常被磨破,但大家非常努力,从不会因为疼痛而缺课。

  轮椅给了她们自由,运动给了她们梦想。在训练中、生活中“战胜自我,超越自我”成了每个运动员激励自己的人生格言。她们勇敢、顽强、与命运搏击的精神给这座宁静的、远离闹市的训练中心增添了无限的动力,也给这座奥运之城赋予了更多的人文内涵。RJ182

发表评论 _COUNT_条 
Powered By Goog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