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他们,风华正茂;他们,正在奥运赛场上书写着传奇。
在北京奥运会上,涌现出了许多新面孔,这些来自于“85后”、甚至“90后”的年轻小将们,给奥运赛场增添了亮丽的黑马之色,也为我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喜。
新人:眼前一亮
比赛进行到今天,中国体育代表团已经夺得了26枚金牌,在所有夺金的40名奥运冠军中,出生于1985年之后的运动员人数超过了一半。这些“85后”的“新人”,这些曾经陌生的名字,正在被人们逐渐熟悉。
19岁的刘子歌,成了奥运会开赛以来最大的一匹“黑马”,在罗雪娟退役后的今天,她用一枚宝贵的金牌,重新扛起了中国游泳队的大旗;20岁的程菲,带领着5个“90后”的小妹妹,第一次代表中国女队站上了奥运会的最高领奖台之上;17岁的林跃和19岁的火亮,让中国10米跳台在“田亮时代”过去之后,依旧笑傲世界;22岁的庞伟,在重压之下轻轻射落一枚金牌,王义夫笑称:“还真有我当年的感觉”……
小将可顶半边天,在中国体育代表团里,层出不穷的小将新秀,带来了无限活力和希望。
原因:敢冲敢拼
在奥运会开赛很长一段时间里,在射击、举重等项目中出现了不少老将落马,新人出挑的现象。很多人会有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这些新人会比老将更出彩?
初生牛犊不怕虎。这些“85后”中,绝大多数都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年轻队员在面对重大比赛时,往往会比老队员更放得开,没有压力、心无杂念,于是会一飞冲天。回想四年前的雅典,杜丽、朱启南他们,不也如此吗?
老将们虽然大赛经验丰富、技术更加全面,但他们在重压面前往往会瞻前顾后。而小将们的资本就在于年轻,仅仅把奥运会当成自己成长过程中的一次练兵机会,面对前辈更勇于挑战,反倒会赢得意想不到的结果。
期待:更多精彩
奥运会的赛程刚刚才过三分之一,还有多少新秀的精彩表演值得期待?
据统计,在639人的中国奥运军团中,“90后”约占5%,也就是说,平均20个人中,就有一个是“90后”。在体操等运动员年龄偏轻的队伍中,“90后”几乎占据了主体,女子体操,除了程菲,全部都是“90后”的新兴势力;女子游泳队,“90后”比例约占43%。
在奥运会接下来的比赛中,必将涌现出许多新秀。10米跳台的周吕鑫和火亮、体操赛场上的杨伊琳和江钰源,乒乓球赛场上的郭跃、跆拳道赛场上的吴静钰等等,都将在之后的比赛中上场。
但愿他们能用他们的年轻和勇气,为我们带来更多“美丽的意外”。
(本报北京8月15日专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