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浪首页 | 网站地图
跳转到路径导航栏
跳转到正文内容

中国军团夺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傲立体坛巅峰

http://2008.sina.com.cn  2008年08月25日04:04   广州日报大洋网
中国军团夺得51枚金牌100枚奖牌傲立体坛巅峰

  历史性夺得51枚金牌和100枚奖牌

  北京奥运会结束了,302枚金牌都找到了归宿。其中,51枚金牌挂在了中国运动员的胸前。在北京奥运会开幕以前,51枚金牌和100枚奖牌对中国人来说还是个“超级梦想”。经过“梦幻”般的16天,中国运动员将其变成了现实。中国军团在奥运历史上留下了神奇一页。

  强势项目延续优势

  面对中国健儿取得的51枚金牌,哪一枚最令你心动?这恐怕是奥运会后最令人为难的选择题。陈燮霞在女子举重48公斤级决赛中为中国代表团夺得“首金”;中国男子体操队时隔8年后重登团体最高领奖台;泳坛小将刘子歌尽显“黑马”本色;中国跳水“梦之队”、中国举重队和中国乒乓球队的表现近乎完美。

  “现在,全世界开始为中国运动员们的优异表现目瞪口呆。”奥运会开幕不到两天,外界就对中国运动员的强势亮相感到惊讶。随着比赛一天天的举行,惊讶逐渐变成了惊叹和折服。尤其是在举重、体操、乒乓球、跳水、羽毛球等传统强优势项目上,中国队依然优势明显。

  回顾这16个比赛日,中国举重队是北京奥运前半程表现最抢眼的集体。10名“大力士”先后冲击9个级别(男子5个级别、女子4个级别)的金牌,结果获得了8枚金牌和1枚银牌。此外,中国射击队5金2银1铜的战绩也令人钦佩。作为雅典奥运会10米气步枪冠军,杜丽没能完成为中国代表团射落首金的任务,但她没有放弃对金牌的追求,4天后再夺金,可见其坚定和执著。

  中国乒乓球队同样令人振奋。乒乓球团体项目亮相奥运会赛场,中国队就包揽了男团和女团两枚象征集体力量的冠军。不过,最壮观的还是单打比赛,张怡宁、王楠和郭跃以及马琳、王皓和王励勤先后包揽男单和女单前三名,让三面五星红旗同时升起,他们捍卫了“国球”在中国人心目中的地位。

  中国跳水队也令人鼓舞。尽管丢掉了男子单人10米台金牌,但赢得8个跳水项目中的7枚金牌,跳水队仍是当之无愧的“梦之队”。

  在体操赛场上,从4年前雅典奥运会的1枚金牌,到北京奥运会的9枚金牌,这个看似不可能的任务被中国体操队出色完成。

  非优势项目初见曙光

  北京奥运会期间,中国军团开始在非优势项目上实现突破。张琳在男子400米自由泳决赛中收获银牌,这是中国男子游泳的首枚奥运奖牌。中国花样游泳队从4年前的第6名一跃登上了奥运领奖台。常永祥在男子古典式摔跤74公斤级决赛中摘得的银牌,这是中国在奥运男子摔跤项目上取得的最好成绩。中国女子沙滩排球组合田佳/王洁和张希/薛晨这两对组合双双走上领奖台。苦练9年的中国女子曲棍球队,最终获得银牌。中国艺术体操队在集体全能项目上的银牌,这是她们继亚特兰大的第5名和雅典的第6名后,在奥运会上的又一次突破……

  中国军团一些取得突破的项目更是可能转化为强势项目。何雯娜和陆春龙包揽蹦床男、女项目金牌。唐宾、金紫薇、奚爱华和张杨杨一举夺得女子赛艇四人双桨金牌,实现了中国军团在赛艇项目上的“零的突破”。仲满喜获男子佩剑个人冠军,青岛姑娘张娟娟射落首枚射箭金牌,殷剑获得RS-X级女子帆板金牌。可以说,非优势项目的突破和崛起,助推了中国军团的高歌猛进。

  田径游泳仍须努力

  8月14日,名不见经传的刘子歌以2分4.18秒的成绩夺冠,并将该项目世界纪录缩短了1.22秒。中国女将夺取奥运会游泳冠军并非首次,但以打破世界纪录的方式夺冠,刘子歌是中国军团的第一人。

  然而,一枚金牌的成就不能掩盖中国游泳队在32个竞技游泳项目上的弱势地位。在游泳比赛的8天时间里,每天都有新的世界纪录和奥运会纪录产生,但上演精彩场面的大多是欧美运动员。俗话说,得田径、游泳者得天下,然而,以51枚金牌高居奖牌榜榜首的中国军团在这两个大项上仅仅得到1枚金牌。可见,田径和游泳项目仍然是中国军团的“心头之痛”。

  北京奥运会期间,“体育无国界”在不同项目的赛场上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在北京奥运会上,观众把掌声献给郎平率领的美国女排,即使美国队击败的是中国队。

  据统计,中国体育代表团中有38名外籍教练。在过去的51年里,中国向123个国家和地区派出了2547名教练员,涉及乒乓球、体操、跳水、羽毛球、武术等36个大项。中国军团在不断突破自我的同时,也尽自己最大的力量,加速体育在世界舞台上的交流和提高。

  本报记者 黄越滔

已有 _COUNT_ 位网友发表评论  我要评论

新浪简介About Sina广告服务联系我们招聘信息网站律师SINA English会员注册产品答疑┊Copyright © 1996-2008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