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幕式之夜访李宁
人胡涂,天照顾。这次船靠老码头,帮体坛周报采访奥运会,出了一次风头:就是开幕式后做的李宁专访。大概是全世界独家,在他家里做的,时间离李宁点完奥运圣火仅两个小时。
其实那次夜访李宁,经过了一天多的铺垫。
《李宁很火》。这是体坛周报8月8日的头版标题,很形象地说出了那两天的气氛。
李宁是奥运开幕式的最后点火手,这一秘密在小圈子里早已传开。但由于韩国SBS电视台泄密开幕式彩排事件,奥组委又再三说点火人选是国家机密,所以,也没有人敢在李宁点火这件事上造次,但这又是个开幕式上最大的新闻,所以,《李宁很火》说得很巧妙。
配这个标题的是我在8月7日晚写的两篇相关的文章,我列举了李宁最有可能入选的理由,编辑也另起了一个很神的标题:“李宁,一切皆有可能。”
当我听说“李宁在奥运开幕前一个月,天天夜里到鸟巢跑步”,我就开始很兴奋了,我知道这种“跑步”意味着什么。
在中国体育界,李宁是我最尊重的人。用我们上海话来说,李宁绝对是个“模子”,翻译成奥运语言就是各方面都拿得出的“英雄”。
其实这时,李宁已经进了状态,住进了奥运开幕式指定的酒店。到了8月8日下午,奥运官方网站确认李宁是点火手。
真正有意思的事开始了。
开幕式前我先在李宁手机里留了个短信,告诉他当夜我想采访他,我会守在鸟巢附近,在离场时我们联系一下。
下午从李宁公司的朋友处听说,该公司在北大设的活动中心当夜有一个小派对,庆祝李宁点火成功,庆祝奥运开幕。我一听心里有点底了。因为有派对就不怕,因为总找得到李宁,聊几句就行了。
但就在傍晚时分,又听说那派对取消了,因为李宁不希望太高调,我想这可能是李宁不愿意让奥组委为难,毕竟这次奥运的主赞助商是李宁品牌的竞争对手阿迪达斯。接着又听到一个消息,可能由于同样的原因,李宁不会接受任何官方采访,点火后他就直接回家。家里有不少朋友亲戚在等着,那注定是个不眠之夜。
回家!我脑子一转,这岂不更好,在他家里访问不是更方便,更亲近。而且独家。
那就必须先搭上他的车,因为我还是有点担心他在鸟巢里呆的时间太长。实在不行,在他回家路上,坐在他车里聊几句也可以了。
子夜时分,李宁在鸟巢上空完成了历史性的奔跑和点火,我也出动了。守候在鸟巢边新闻中心附近。但等了一小时,李宁的电话还没通,快夜里1点半了。我只好请朋友陈宁帮忙了,他是李宁运动员教育基金会的执行总监。
陈宁帮助我联系了李宁的司机,发现他也在找李宁,因为他没有奥运特别通行证,车无法开到鸟巢贵宾出入口,而李宁的手机又一直关着。各方都在等,这事情有点麻烦了,我有点担心截稿时间。
两点钟左右,李宁的电话终于通了,因为车开不进去,他索性坐国家体育总局的大客车,和蔡振华等老友一起从鸟巢坐到天坛的体育总局去了。
司机马上去天坛饭店去接他。而我也和陈宁一起,直奔李宁府上。本来我们大概可以同时到,但在新闻中心门口遇到刘璇,她说没车回家,我们就不那么太顺路地送了她一程。到了李宁府上,已经高朋满座,红酒也已开了好几瓶。
李宁看到我,马上拿了杯酒给我干了一杯,我也恭喜他创造了历史。他还把那柄历史性的火炬拿出来和我合影,还说“这火炬在天上真重啊!”
李宁知道我赶时间,就和我站在客厅一角聊起来,期间不断有朋友过来敬酒祝贺他,有一次一个朋友拿着电话对他说,“我儿子要向你祝贺。”似乎对方在问李宁累不累,只听得李宁对电话那边的小朋友说,“叔叔不累,我今天做得到,相信你努力,以后也做得到。”我可以想象电话那头小朋友的激动。
走出李宁家,三点已过,一路飞奔,报社还在等着我。而我心情也很亢奋:脑子里想着三个词:历史,李宁,独家。